[实用新型]一种轴承防尘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8686.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7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民;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冯燕平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盖 挂胶 轴承内圈 轴承 本实用新型 轴承防尘盖 唇边 过盈配合 密封效果 使用寿命 外界杂质 结合处 粘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防尘盖结构,包括防尘盖和设于防尘盖内部的挂胶,防尘盖及轴承内圈通过挂胶过盈配合,挂胶与防尘盖粘接部分的厚度为t,且轴承内径d与挂胶厚度t的比例关系范围为50‑80,挂胶与轴承内圈结合处设有两个唇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防尘盖与轴承内圈接触的一端通过挂胶设有两个唇边,有效的解决了外界杂质、水分等通过防尘盖与轴承内圈之间的缝隙进入轴承内部,密封效果显著提高,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防尘盖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撑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旋转轴或其它运动体,引导转动或移动运动并承受轴或轴上零件传递而来的载荷。
现有的防尘盖与内圈之间是超大间隙配合,不具有防漏功能,密封性能不好,外界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轴承内部,影响了轴承的精度和性能,因此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因油脂耗尽造成轴承寿命终结十分普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轴承密封效果差而造成轴承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轴承防尘盖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轴承防尘盖结构,设置于轴承内部,包括防尘盖和设于防尘盖内部的挂胶,所述防尘盖及轴承内圈通过挂胶过盈配合,所述挂胶与防尘盖粘接部分的厚度为t,且轴承内径d与挂胶厚度t的比例关系范围为50-80。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挂胶与轴承内圈结合处设有两个唇边。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挂胶与轴承内圈结合处的形状为八字形。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挂胶的阶梯面和防尘盖的L型面内侧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挂胶实现防尘盖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因防尘盖与内圈不存在间隙,灰尘等杂质不会进入,起到很好的防漏、防尘效果,轴承寿命较原产品相比提高很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轴承防尘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承防尘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01-防尘盖,02-挂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见图1,现有的防尘盖01,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防尘盖01设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防尘盖01一端直接与轴承内圈接触,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外界灰尘、水分等杂质易通过该缝隙进入轴承内部。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轴承防尘盖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轴承防尘盖结构,包括防尘盖01和设于防尘盖01内部的挂胶02,所述挂胶02的阶梯面和防尘盖01的L型面内侧相接触,所述防尘盖01及内圈通过挂胶02过盈配合,所述挂胶02与轴承内圈结合处设有两个唇边,密封防尘盖01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所述挂胶02与防尘盖01粘接部分的上端的厚度为t,且轴承内径d与挂胶厚度t的比例关系范围为50-80,本实施例优选为65。
本实用新型防尘盖内部的挂胶起到防漏及防尘作用,较原产品在防漏及防尘性能方面有明显改善。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8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滚子轴承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轴承及其L型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