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装置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2846.0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柏秋实;吴一迪;程竹;李慧;李思怡;朱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3/30;F24F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茜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水 制冷装置 空调 本实用新型 换热单元 运行过程 热交换 存储器连接 室内空气 直接排放 存储器 潜热 预设 蒸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及空调。其中,该制冷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冷凝水,并在所述冷凝水的水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凝水输入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将所述冷凝水进行蒸发,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现有的空调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排放而造成的潜热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定频空调或是变频空调为了满足夏季需要,需要制造温度较低的空气来实现制冷效果。而当空气温度降低到室内的露点温度时,空调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例如蒸发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而对于现有的空调,这些冷凝水会直接排到室外,使得相当一部分潜热浪费掉。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及空调,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的空调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排放而造成的潜热浪费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冷凝水,并在所述冷凝水的水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凝水输入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将所述冷凝水进行蒸发,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的底部设置有增压泵,其中,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增压泵将所述冷凝水输入所述换热单元。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水位开关,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冷凝水的水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凝水输入换热单元:当所述冷凝水的水位达到所述至少两个水位开关中的第一水位开关时,开启所述增压泵,将所述冷凝水输入换热单元;当所述冷凝水的水位降至所述至少两个水位开关中的第二水位开关以下时,关闭所述增压泵。
可选地,所述换热单元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将热交换后的空气送入室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水盘,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净化器,与所述接水盘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对所述冷凝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所述冷凝水输入所述存储器。
可选地,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喷淋室,所述喷淋室的底部设置有感温包,当所述感温包检测到所述冷凝水的水温高于室内湿球温度时,将所述冷凝水排出室外;当所述水温小于等于所述室内湿球温度时,将所述冷凝水重新输入所述净化器。
可选地,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感温包,当所述感温包检测到所述冷凝水的水温高于室内湿球温度时,将所述冷凝水排出室外;当所述水温小于等于所述室内湿球温度时,将所述冷凝水重新输入所述净化器。
可选地,所述换热单元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制冷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存储器,用于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冷凝水,并在冷凝水的水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冷凝水输入换热单元;换热单元,与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将冷凝水进行蒸发,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方式,通过将空调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了将冷凝水的潜热转化为显热释放到市内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制冷效果,节约能源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的空调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排放而造成的潜热浪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2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