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发光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2628.7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市伊酷达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丁宏斌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盖 发光装置 连接主体 光纤安装 发光鱼竿 电池 导通腔 电池腔 杆体 前部 光纤 本实用新型 加工效率 快速组装 前端设置 不透明 竿体 前向 装配 发光 接通 组装 透明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光鱼竿,包括竿体和发光装置,所述杆体由若干配节组成,一号节是位于杆体最前端的配节,一号节的前部为透明部分,后部为不透明部分,发光装置设置在一号节的内,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和电池,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发光装置还包括连接主体和后盖,连接主体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光纤安装腔、LED灯安装腔和导通腔,后盖上设有安装电池的电池腔,光纤和LED灯分别装配在光纤安装腔和LED灯安装腔中,后盖与连接主体组装到位时电池前部插入导通腔与LED灯接通,LED灯发光。发光装置采用连接主体和后盖配合,在连接主体上分别设置光纤安装腔、LED灯安装腔,后盖设电池腔可实现各个组件的快速组装,其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发光鱼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光鱼竿的杆体为半透明状或透明状,杆体为空心杆体,发光装置设置在杆体的尾部且位于杆体内,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沿杆体照射到杆体的头部。发光装置发光时,光线会随着空心结构贯穿整个鱼竿。由于杆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状,光线会从空心结构穿透到杆体外,从而使垂钓者看到整根鱼竿。发光装置位于鱼竿后端的鱼竿存在以下缺陷:(1)发光装置位于竿体末端,光线传到竿体最前端时变弱,无法提供观察中鱼的有效光线;(2)当中鱼时,竿体前端发生弯曲,竿体后端发来的光照不到前端,而无法观察中鱼情况。本发明人在中国专利CN 205658223 U一种发光鱼竿中对传统发光鱼竿的结构进行改进,发光鱼竿包括杆体和发光装置,所述杆体由若干配节组成,一号节是位于杆体最前端的配节,一号节的前部为透明部分,后部为不透明部分,发光装置设置在一号节的内部。一号节透明部分采用透明玻纤制成,不透明部分采用不透明碳纤维。发光装置包括串联的LED 灯、电池和开关,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中鱼竿体发生弯曲时,光仍然可以照的竿体前端,方便观察中鱼情况。但该发光鱼竿的发光装置中LED灯、电路板A、管套A、管套B、电池、电路板B、开关构成一个回路,LED灯焊接在电路板A上,电路板A固定在管套A的前部,电池固定在管套A的后部,开关焊接在电路板B上,电路板B固定在管套B中,管套A和管套B连接固定后,开关上的不同引脚与电池及管套B连接,从而形成回路。其结构相对复杂,制作装配工序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发光鱼竿的发光装置结构复杂、制作装配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发光鱼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发光鱼竿,包括竿体和发光装置,所述杆体由若干配节组成,一号节是位于杆体最前端的配节,一号节的前部为透明部分,后部为不透明部分,发光装置设置在一号节的内部,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和电池,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其特征是发光装置还包括连接主体和后盖,连接主体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光纤安装腔、LED灯安装腔和导通腔,后盖上设有安装电池的电池腔,光纤和LED灯分别装配在光纤安装腔和LED灯安装腔中,后盖与连接主体组装到位时电池前部插入导通腔与LED灯接通,LED灯发光。
更优地,在LED灯和电池之间设置有绝缘胶芯,绝缘胶芯装配在导通腔内,绝缘胶芯上设置有LED灯正极定位槽、LED灯负极定位槽和电池负极定位孔或电池正极定位孔,LED灯负极定位槽和电池负极定位孔相互连通,LED灯正极定位槽与电池负极定位孔绝缘间隔,电池负极为长棒状,电池前部外壳为电池正极,LED灯正极、负极以及电池负极插入绝缘胶芯后电路导通;或者LED灯正极定位槽和电池正极定位孔相互连通,LED灯负极定位槽与电池正极定位孔绝缘间隔,电池正极为长棒状,电池前部外壳为电池负极,LED灯正极、负极,电池正极插入绝缘胶芯后电路导通。
更优地,所述连接主体后端设置有后连接部,后盖前端设有前连接部,后连接部与前连接部配合将连接主体与后盖固定。
更优地,所述后连接部为外螺纹,前连接部为内螺纹。
更优地,连接主体前部形成杆体连接部,杆体连接部前端为圆台部,圆台部之后的杆体连接部凸段和凹段交替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市伊酷达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市伊酷达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2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泄力鱼竿
- 下一篇:一种可任意调节灵敏度的弹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