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2451.0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易建;安伟;罗石华;刘锦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高海棠 |
地址: | 610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钼酸铵溶液 比重测量 自动测量系统 气动隔膜泵 缓冲室 取样管 料液 本实用新型 在线比重计 蒸发锅 出口连接 实时检测 一端连接 溢流管 溢流口 延伸 岗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取样管、气动隔膜泵、料液缓冲室、比重测量室和PLC控制单元;所述取样管延伸到蒸发锅内;在所述取样管上安装气动隔膜泵;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另一端连接到料液缓冲室的入口;所述料液缓冲室的出口连接到比重测量室;在所述比重测量室上设置有在线比重计,在线比重计与PLC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比重测量室设有溢流口,经溢流管连接到蒸发锅。本实用新型的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可靠的在线、实时检测钼酸铵溶液的比重,测量结果准确,能保证产品质量,且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钼酸铵溶液比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二钼酸铵结晶是采用蒸发锅对钼酸铵溶液进行蒸汽间接加热,使溶液中的游离氨和水不断蒸发,体积不断缩小,钼酸铵溶液的比重呈上升的状态,待达到一定程度后,钼以二钼酸铵晶体的形态从钼酸铵溶液中析出。钼酸铵溶液的比重变化对二钼酸铵的晶体形貌影响较大。为使产品的物理性能达到要求,需要对钼酸铵溶液的比重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来确定工艺参数(蒸汽压力、真空度、搅拌速度等)。目前常用的比重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蒸发停蒸,通过人工从锅内将样取出后,再用波美计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有:需要将蒸发停蒸,会破坏蒸发的真空度,锅内溶液温度会发生变化,导致蒸发过程不稳定,产品出现质量波动;因温度对比重的影响较大,人工取样存在温度变化,测量误差较大;通过取样工具取样,有机械污染的风险。另一种是从锅内抽料出来取样再测量比重,此方法不破坏蒸发体系,但由于此过程是需要测比重时再抽料,检测过程间断发生,容易导致料液在管道内结晶,造成管道堵塞,同时采用波美计测量时其上容易结晶且同样对取出后料液的温度无法控制,导致测量误差大。此外,这两种方法均是人工读数,同样会造成测量误差。简而言之,现有的测量钼酸铵溶液比重的方法误差大,需要测几次比重才能合格,且溶液的比重值不能做有效的历史记录查询。
因此,需要一种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取样管、气动隔膜泵、料液缓冲室、比重测量室和PLC控制单元;所述取样管延伸到蒸发锅内;在所述取样管上安装气动隔膜泵;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另一端连接到料液缓冲室的入口;所述料液缓冲室的出口连接到比重测量室;在所述比重测量室上设置有在线比重计,在线比重计与PLC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比重测量室设有溢流口,经溢流管连接到蒸发锅。
进一步地,所述料液缓冲室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上出口和下出口分别连接到比重测量室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管为316L不锈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单元还连接到上位机,用于对溶液比重进行记录。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可靠的在线、实时检测钼酸铵溶液的比重,测量结果准确,能保证产品质量,且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钼酸铵溶液比重自动测量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2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