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的循环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0596.7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1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社团法人台湾国际学术交流学会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9/02;B09B3/00;C05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虫 厨余 培育 黑水虻 循环式装置 成虫 贯通 本实用新型 收集通道 幼虫收集 液肥 出口 繁殖 生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的循环式装置,包含有一幼虫室,设有一第一培育空间,又该幼虫室设有一厨余入口、一幼虫收集通道、一液肥收集通道及一幼虫出口分别贯通至该第一培育空间,又该幼虫室设有一成蛹空间,该成蛹空间内设有一预蛹通道贯通至该第一培育空间;一成虫室,与该幼虫室相连接,该成虫室设有一第二培育空间,该第二培育空间内设有一成蛹通道,该成蛹通道的另一端贯通至该成蛹空间,该第二培育空间凭借该幼虫出口与该第一培育空间相连通。以可大量处理厨余,并使黑水虻可以周而复始的生长及繁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大量处理厨余及循环式培育黑水虻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水虻科的腐食性昆虫,其幼虫以厨余、禽畜粪便、动植物尸体等腐烂有机物为食,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除了用于分解,其幼虫也是很好的蛋白质,可用于喂食给鸡猪等动物,且因其有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及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近来广被用于资源化利用以及作为饲料用虫。
随着对黑水虻的饲养研究,已逐渐了解其习性,黑水虻的生命周期大约为28天:卵期约为3~4天,幼虫期则有18天左右,经过4天左右的蛹期,黑水虻便会羽化为成虫,成虫黑水虻仅剩5天左右的生命。黑水虻幼虫有六个龄期,随着龄期增加而食量增加,并在成长为老熟幼虫而待化蛹前,会离开食料基质寻找干燥阴凉处化蛹,除了因黑水虻于预蛹期喜于干燥阴凉如缝隙等处,也因可避免化蛹后被同伴当成食物吃掉,而蛹羽化为成虫后,仅取食水和叶片上的汁液,完成飞翔求偶交配后则由雌虫产卵。
其中,目前于黑水虻的饲养,多于简易的塑胶容器内进行,系放置有黑水虻可食用的生物废料,如厨余或豆渣等,并控制含水量在60%~70%,供孵化后的黑水虻取食,的后再由人工收集成长至预蛹期的虫体,以作禽畜饲料等用途。
然而,为提高生物废料的分解、黑水虻预蛹期虫体的收集以及饲养管理等的效率,以及现今存在着大量厨余环保处理的问题,因此有如西元2017年1月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534736号「农场用水虻式厨余处理桶」专利案,其系揭示:在预设形态及容积的收纳单元作用区域内被允许区隔出至少二道或以上的隔离区,以利收集的厨余作合宜的隔板选择架设以构成一合宜的放置区,及在收纳单元的预设范围形成至少一可将厨余存有的液体朝下落入并作收集的控制区,而对前述被区隔的放置区在倒入有机厨余是凭借繁殖的黑水虻幼虫作快速的消化,以利厨余能在最有效率的时间被处理掉、及让前述的黑水虻幼虫成长,并沿着收纳单元一端的预设倾斜段落进入以使放置在相应下端的收集容器将落下的黑水虻幼虫作盛装,利于直接为饲养动物的食用或加工成所须饲料原料或粉状物。
然而,上述前案系直接于收纳单元的高处设置收集虫体的透孔,而延伸至该透孔的该倾斜段落,是由该收纳单元的底面延伸隆起形成,可容纳废料的空间被减缩,且整体横向体积占据较大,使用时不适合放置含水量多呈浸泡于水中状态的生物废料。
且本案申请人饲养时发现,一般半干式的饲养,预蛹期的虫(以下简称大虫)以及未到预蛹期的虫(以下简称小虫)均会到处乱爬,当使用如上述前案的盖体盖于收纳单元时,于掀开盖体时,大小虫都会到处爬出,或者爬于该盖体,也有小虫爬至透孔而落入收集容器,管理实较不易。而由于黑水虻幼虫可生长于全湿或半干的环境,当其泡于有食物的水中时,小虫不会随意爬出,到达预蛹期的大虫才会爬出寻找干燥处,而更容易爬至落入收集桶,因此,相较的下,本案申请人发现使用含水量更多,甚至泡于水中的生物废料作饲养,更易于管理前述大小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社团法人台湾国际学术交流学会,未经社团法人台湾国际学术交流学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0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器
- 下一篇:一种小型虫体转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