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3531.3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雄;王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星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反射棱镜 改良结构 光路 光通讯元件 折返 收光 本实用新型 波长分割 解多工器 偏振状态 多工器 波片 反射 波长光束 单一模组 通道集成 滤波片 波长 滤镜 偏振 耦光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该光路改良结构包括多个光通讯元件以及一全反射棱镜。该全反射棱镜具有一收光侧或出光侧、一光折返侧以及一耦光侧。该光通讯元件用以接收或输出一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特定波长的光束。该全反射棱镜内具有一相对该收光侧及该光折返侧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该全反射棱镜的收光侧与该光通讯元件之间设置有一1/2波片,该光折返侧设置有一1/4波片、以及一反向反射特定波长光束的第二滤镜。本实用新型的光路改良结构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将最多的通道集成在单一模组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结构改良,特别系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多工通讯传输技术是指在同一光纤中同时传送2个以上的讯号,主要目的在于透过增加通道数增加传输速率。以目前市面上的光通讯产品而言,目前将多工技术应用于光纤通讯主要有TDM(分时多工)和WDM(分波多工)两种方法。
其中TDM为早期增加光纤传输速率的主要方法,然而TDM的技术并未充分利用光纤宽频的特性,且透过分时的方式传输讯号受限于可切割的区间,将逐渐面临技术瓶颈。相对地,WDM的技术因成功地应用EDFA(光纤放大器)而获致突破性的发展,目前WDM技术已能将1550nm通讯波段分割成4个、8个、甚至更多波段进行通讯,如此可以将一根光纤的通讯容量由2.5Gbps扩展到10G、20G、40G、100G 级的容量,我们把此类WDM称为DWDM(高密度分波多工),DWDM将能更充分利用光纤的频宽,使光纤通讯成功地跨出全光网路的第一步。
惟,WDM的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地增加频宽,藉此增加资讯的挟带量及传输速度,受限于光路的设计,如果持续的增加通道数目,WDM的连接埠的光路结构势必必须增加,此将造成WDM的连接埠体积大、元件数目多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解决习知技术波长分割多工的产品,受限于光路结构的限制,产品机构过于繁复且产品整体的体积无法缩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发射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特定波长的光束;以及
一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具有一收光侧、一光折返侧以及一耦光侧,该收光侧对应于该光发射器的输出方向上,该光折返侧设置于该耦光侧的对向位置,该全反射棱镜的收光侧与该光发射器之间设置有一1/2波片,该全反射棱镜对应于该收光侧及该光折返侧之间设置有一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该光折返侧上设置有一1/4波片以及一设置于该1/4波片上用以反射该特定波长光束的滤镜,该光发射器的输出经由该1/2波片转换为第二偏振状态,入射至该偏振式滤波片转折反射至该光折返侧,经由该滤镜反向反射该特定波长的光束以经过 1/4波片二次转换回第一偏振状态光束并穿过该偏振式滤波片输出至该耦光侧。
其中,该全反射棱镜包括一第一棱镜以及一第二棱镜,该偏振式滤波片结合于该第一棱镜及该第二棱镜之间。
其中,该偏振式滤波片将该光发射器的光束转折90度后出射至该光折返侧。
还公开了一种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接收器;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星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星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3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线专用的熔接机
- 下一篇:一种DTS用的拉曼波分复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