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触发模组、停车架及该停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7546.9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得云;岑健;刘其林;林峰;刘刚;曹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沈汶波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系统 感应装置 触发模组 触发装置 读取 停车架 本实用新型 车辆停放 读取信息 智能管理 环保性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触发模组、停车架及该停车系统,该触发模组中包括一组感应装置及触发装置,利用感应装置与触发装置相互感应,以启动感应装置,从而该感应装置可以进一步读取触发装置,从而,仅当有触发装置靠近时,才启动感应装置读取其信息,实现先启动后读取信息的技术,减少电能的消耗;进一步地,提出一种具备上述触发模组的绿色停车系统,在实现对车辆停放的智能管理的同时,提高停车系统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车辆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触发模组、停车架及该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健康和环保的需求,因此迅速发展,在各大城市进行了大批量的投放。在方便了市民的同时,出现大量的乱停乱放问题,用户随意停放、占用行人道甚至机动车道等现象日益严重,给城市管理带来多种困扰。面对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和存在的问题,政府一方面鼓励公众使用共享单车健康环保出行,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规范”停车。
有桩公共车辆在规范停车方面是典范,但是,现有的停车系统,采取车辆置入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通过交通卡,或者其他媒介读取车辆信息,实现车辆落锁停靠的功能。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停车装置需要长时间处于充电且启动状态,随时准备读取被置入的车辆的信息,同时需要近距离的外界充电装置,为停车装置供电。一方面限制了停车装置的安放地区,另一方面,停车装置一直处于耗电状态,加大了电能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触发模组、停车架及该停车系统,该触发模组中包括一组感应装置及触发装置,利用感应装置与触发装置相互感应,以启动感应装置,从而该感应装置可以进一步读取触发装置,从而,仅当有触发装置靠近时,才启动感应装置读取其信息,实现先启动后读取信息的技术,减少电能的消耗;进一步地,提出一种具备上述触发模组的绿色停车系统,在实现对车辆停放的智能管理的同时,提高停车系统的环保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触发模组,包括触发装置及感应装置,其中,所述触发装置包括一安装盒,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中的触发模块,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一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及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触发装置近场通信,所述感应模块感应到所述触发模块,接通一驱动电路,以启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读取所述触发装置,生成一广播报文向外发送。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底座及侧盖,其中,所述底座呈L型,所述底座的两条侧棱相互贯通,所述两条侧棱上朝向外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前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侧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底座内部形成一L型存储空间,所述电路板呈L型,固定于所述存储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可充电电池,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所述可充电电池为所述电路板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声光指示模块,所述声光指示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声光指示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向外发出声音或者光线信号。
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干簧管,所述干簧管感应所述触发装置,接通一驱动电路,以启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读取所述触发装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盒包括一盒体本体及一盖体,所述盖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本体上形成一存储空间,所述存储空间中设置有所述触发模块及一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启动后,读取所述存储模块,生成一广播报文向外发送。
优选地,所述触发模块包括一磁铁,所述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磁铁,接通一驱动电路,以启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读取所述触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7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智能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ETC车道的车辆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