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2310.6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霍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学明 |
主分类号: | F26B17/18 | 分类号: | F26B17/18;F26B21/02;F26B21/00;F26B21/1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制 烘焙 内循环 端盖 搅拌装置 热风装置 电加热 干燥机 出料 多层 机盖 加热 本实用新型 产业标准化 工作效率高 自动化生产 温度均匀 组件包括 热效率 出料口 进料端 入料口 下料口 两层 在机 上层 支撑 | ||
一种多层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干燥机,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至少两层连续烘焙炒制组件,每一层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包括U型槽、搅拌装置、内循环热风装置和机盖,底部为圆圆弧形的U型槽支撑在机架上,在U型槽的上面和两端装有带有端盖的机盖,在机盖上面装有多个内循环热风装置,在该U型槽内装有搅拌装置;在上层的U型槽出料端的底部与相邻的下面一层的进料端之间设有下料口,在最上面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的进料端的端盖上装有入料口,在最下面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的出料端的端盖上装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安全性好;加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加热温度均匀,控制精度高,容易实现产业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干燥机,利用电加热管产生热风原理烘焙谷物及其它颗粒的食品,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制药、化工等领域对颗粒物料的烘干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连续烘焙(炒制)主要采用煤气、天然气、蒸汽为加热源的各种锅体传热加热方式,这种加热方式的设备缺点是: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污染环境,包括空气污染和热污染,给操作者带来身体的危害;煤气、天然气是可燃气体,一旦管道有泄漏现象可造成燃爆的危险,安全性差;加热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加热温度不均匀,控制精度低,难以实现产业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层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干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热效率低、污染环境、安全性差、加热元件易损坏,维修成本高;加热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加热温度不均匀,控制精度低,难以实现产业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至少两层连续烘焙炒制组件,每一层的该连续烘焙炒制组件包括U型槽、搅拌装置、内循环热风装置和机盖,底部为圆圆弧形的U型槽支撑在机架上,在该U型槽的上面和两端装有带有端盖的机盖,在该机盖上面装有多个内循环热风装置,在该U型槽内装有能够围绕U型槽圆弧的轴心旋转的搅拌装置;在上层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的U型槽出料端的底部与相邻的下面一层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相对的进料端之间设有下料口,在最上面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的进料端的端盖上装有入料口,在最下面的连续烘焙炒制组件的出料端的端盖上装有出料口;在机架上方装有操作面板,在该操作面板内装有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多个内循环热风装置采用电加热管加热内置循环风原理分段加热,加热时无烟、无明火、可更好的改善工作环境,U型料槽分段进行加热更好的满足不同物料的加工要求。
2、多个U型槽上下链接,使加工的物料分级、分段进行炒制,实现温度多级多温度段进行控制,提高物料炒制温度精确度。
3、测温探头设在每一内循环热风装置的出风口处,直接检测出风口的温度,实现温度的精确测量。每段的温度测量信号通过测温系统分别传递到控制电路中相对应的加热控制系统,实现分段测量和控制,满足不同物料的加工工艺控制要求,提高温度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提升食品加工质量。
4、搅拌装置上装有导料板,工作时搅拌装置通过导料板对物料进行搅拌的同时,还将从入料口进入的物料推向出料口,搅拌装置上的导料板使物料在U型槽内翻转,使物料全方位均匀受热,实现物料从入料口连续入料,炒制好的物料从出料口连续排出,实现物料连续炒制。整个炒制过程不会出现糊锅现象且物料炒制熟度、色泽均匀一致。
5、U型槽外侧设有保温层,防止U型槽热量向外界散失,使机体和环境无热辐射,提高产品的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学明,未经霍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2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