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MC检测计量表计转换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2007.6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徐楠;沈曙明;徐永进;周永佳;李晨;达文燕;黄小琼;宋磊;姜咪慧;鲁然;江岚;吴晓航;李小静;鲍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座 本实用新型 重载连接器 插接装置 计量表计 插头 电流针 辅助针 表托 铜柱 针铜 电表 全自动检定流水线 单相电能表 检定流水线 三相电能表 检测装置 转接装置 自动通讯 电能表 内侧壁 柱连接 转换 插接 前部 兼容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MC检测计量表计转换插接装置。目前缺少一种适用于电能表EMC全自动检定流水线的转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表托,所述的表托包括用于将电表插接在其内侧壁上的转接座,该转接座上设有一辅助针座,所述的辅助针座上装有多个位于转接座前部的电流针铜柱和电压针铜柱;所述转接座的后部设有重载连接器插头,所述的重载连接器插头通过导线与电流针铜柱和电压针铜柱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检测装置与电表的快速接拆,并实现同一检定流水线中单相电能表与三相电能表的兼容,方便进行EMC自动通讯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EMC检测计量表计转换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能表EMC检测系统中,检测环境中0.5米之内不能有金属,目前的压接装置不能满足该要求,而且接拆线较为麻烦,现有装置无法解决在一个系统中的单相表与三相表的兼容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电能表EMC全自动检定流水线的转接装置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MC检测计量表计转换插接装置,其实现检测台与电能表的快速接拆,并实现同一检定流水线中单相电能表与三相电能表的兼容,以方便进行EMC自动通讯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EMC检测计量表计转换插接装置,包括表托;
所述的表托包括用于将电表插接在其内侧壁上的转接座,该转接座上设有一辅助针座,所述的辅助针座上装有多个位于转接座前部的电流针铜柱和电压针铜柱;
所述转接座的后部设有重载连接器插头,所述的重载连接器插头通过导线与电流针铜柱和电压针铜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表托上的电流针铜柱和电压针铜柱通过螺丝(电表自带的螺丝)与电表相连接,检测台(检测装置的一部分)上放置重载连接器插座,重载连接器插座可通过机器人实现公头(即重载连接器插头)和母头(即重载连接器插座)的插拔,从而实现检测装置与电能表的快速接拆(即插接和拆卸)。所述的辅助针座针对现有的单相、三相直接式、三相互感式电表,通过调整电流针铜柱、电压针铜柱的位置和数量,分别有单相、三相直接式、三相互感式三种规格(区别仅在于电流针铜柱、电压针铜柱的位置和数量),只需要更换辅助针座,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接装置就能与对应的电表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同一检定流水线中单相电能表与三相电能表的兼容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转接座包括用于将电表插接在其内侧壁上的前转接座和后转接座,前转接座的前、后端均开口,后转接座的前端开口,前转接座的后端与后转接座的前端采用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辅助针座安装在前转接座上,所述的重载连接器插头安装在后转接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将转接座分成前、后转接座,因本实用新型与不同电表配合使用的区别仅在于辅助针座,故可以将后转接座当作通用件,这样能使本实用新型在检测台上的定位位置得到有效的统一,而且也能有效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前转接座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开有一导向槽,该导向槽的尾端开口,辅助针座的左、右两侧均形成一置于对应导向槽中的凸筋;
所述后转接座上形成一方便辅助针座拆装的凹槽,该凹槽位于辅助针座下方,所述重载连接器插头位于凹槽的底部。
通过凸筋与导向槽的配合结构实现了辅助针座的拆装,凹槽提供了方便拆装辅助针座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凹槽的两侧各设有一靠近后转接座内侧壁设置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前端面与前转接座的底面抵触,后端面与后转接座的底面抵触。当电表插接在前转接座的内侧壁上时,通过支撑部防止电表插接时产生的力对前、后转接座之间的连接结构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2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