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979.3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谭纪风;孟宪东;王维;高健;陈小川;赵文卿;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王卫忠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彩膜基板 显示装置 导光板 遮光层 导光板表面 导光板端部 相邻子像素 发光单元 角度增加 相对设置 阵列排布 液晶层 像素 衍射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导光板;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液晶层;位于所述导光板表面的取光光栅;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端部的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以及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层,所述取光光栅与多个所述遮光层相对应。本公开可解决由取光光栅的尺寸过小而带来的衍射角度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具有轻薄、能耗低、反应速度快、色纯度佳、以及对比度高等特点,在显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受到LCD市场需求的拉动,背光源产业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可用于为LCD面板提供显示光源,LCD的显示图案是液晶层对背光光线进行调制的结果,因此背光源的发光效果以及光线的衍射角度直接影响LCD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用于解决由取光光栅的尺寸过小而带来的衍射角度增加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导光板;
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液晶层;
位于所述导光板表面的取光光栅;
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端部的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以及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层,所述取光光栅与多个所述遮光层相对应。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取光光栅对应M×M个子像素,且所述取光光栅的宽度大于24微米。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取光光栅设置在所述导光板面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表面。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取光光栅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填充层,且所述填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填充层面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取向层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取向层。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耦合光栅,以及位于所述光源两侧的反射片;
其中,所述耦合光栅用于放大光线的入射角度以导入所述导光板,所述反射片用于将偏离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耦合光栅。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和抛物面反射面,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抛物面反射面的焦点处。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或者微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光源为单色光源。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对应各个子像素的量子点彩膜层。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公共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D液晶片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宽视角LC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