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流式阻尼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643.7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怀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怀宝 |
主分类号: | F16K1/52 | 分类号: | F16K1/52;F16K47/04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件 流通通道 节流式 阻尼阀 节流槽 阀体 端盖 阀门技术领域 大小调节 阀门开度 内部设置 依次减小 弹性件 封闭端 过流孔 开口端 移动 阀芯 复位 内腔 外壁 配合 驱动 封闭 流通 | ||
一种节流式阻尼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节流式阻尼阀,包括液体流经的阀体(5),其特征在于:在阀体(5)内部设置有内腔,端盖(8)封闭在内腔的一端形成封闭端,在端盖(8)上开设有过流孔(7),在阀体(5)的开口端设置有封堵件,在阀芯(6)的外壁上设置有节流槽(2),节流槽(2)与封堵件配合形成液体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沿封堵件受液压移动的方向而依次减小,在内腔中还设置有驱动封堵件受液压移动后复位的弹性件。在本节流式阻尼阀中,通过节流槽和封堵件配合形成液体的流通通道,封堵件根据液压的大小调节流通通道的大小,从而实现了对阀门开度大小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一种节流式阻尼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阻尼阀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阀门,阻尼阀是依靠介质的压力推动阀芯移动实现阀门的导通,所以目前的阻尼阀往往是压力越大,阀门的开度越大,流量也就越大。然而有些领域中需要在压力非常大时对流量进行控制,也就是要求在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流量要缓慢增大、或者流量保持不变,甚至是减小,而目前的阻尼阀都无法控制流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节流槽和封堵件配合形成液体的流通通道,封堵件根据液压的大小调节流通通道的大小,从而实现了对阀门开度大小进行调节的节流式阻尼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节流式阻尼阀,包括液体流经的阀体,其特征在于:在阀体内部设置有轴向贯穿的内腔,内腔的一端固定有端盖,另一端设置有沿内腔轴向滑动的阀片,在端盖与阀片上均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在内腔中轴向设置有阀芯,在阀芯的外壁上开设有节流槽,节流槽与端盖或阀片间隔形成液体的流通通道;
液体挤压阀片后驱动阀片动作使阀片与节流槽发生相对移动,或液体挤压阀片后驱动阀片带动阀芯同步动作使端盖与节流槽发生相对移动,流通通道的面积沿阀片受液压移动的方向而依次减小,在内腔中还设置有驱动阀片受液压移动后复位的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的阀芯一端固定在端盖的中心处,另一端依次穿过内腔以及阀片。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套设在阀芯的外圈,弹性件为外径均匀变化的塔簧。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为弹性系数相异且首尾连接的多个弹簧,相邻弹簧之间由隔板进行间隔;或为弹性系数相异且高度相异的多个弹簧,多个弹簧依次套设。
优选的,在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组弹簧限位件,两组弹簧限位件设在不同直径的两个圆周上,塔簧放置于两组弹簧限位件内外间隔形成的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的节流槽包括沿阀芯轴向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均流段和节流段,均流段和节流段由外向内连通为一体,均流段为内外等深的沟槽,节流段为外深内浅的坡形沟槽。
优选的,所述的均流段自阀芯的外端向内延伸至阀片的内端面处,所述的节流段自阀片的内端面处继续向阀体的内侧延伸。
优选的,所述的节流槽为内外等深的沟槽或外深内浅的坡形沟槽,节流槽由外向内设置有多段,每一段的导通数量依次减小。
优选的,在所述阀体的开口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为环形或间隔的多段式。
优选的,所述的阀芯一端固定在阀片的中心处,另一端依次穿过内腔以及端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节流式阻尼阀中,通过节流槽和封堵件配合形成液体的流通通道,封堵件根据液压的大小调节流通通道的大小,从而实现了对阀门开度大小进行调节。
2、由于节流槽与阀片配合安装,因此阀片一旦动作之后立即进入节流状态,因此对于液压的反应更为迅速。
3、通过设置阀芯,以便于阀片在内腔中顺利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怀宝,未经郭怀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