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指静脉识别功能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026.7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建新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接口 静脉识别 认证信息 红外光源电路 门锁驱动模块 图像处理模块 近红外光源 功能保护 发送 终端 发送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发送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光感传感器 红外滤光片 静脉信息 控制电路 认证模块 上位机 主门 相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指静脉识别功能保护装置,包括主门,所述主门上设置具有门锁驱动模块的电路板、静脉识别终端;所述静脉识别终端包括指静脉接口板,指静脉接口板内设置红外滤光片,指静脉接口板上部设置具有光感传感器的红外光源电路,指静脉接口板底部设置CMOS传感器,CMOS传感器发送图像信息至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接受图像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通过认证模块提取SD卡的数据,发送认证信息到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接受认证信息,启动门锁驱动模块或发送认证信息值上位机。所述SD卡存储5‑10个指静脉信息。所述红外光源电路为近红外光源的控制电路。所述近红外光源的光束与指静脉接口板相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禁系统,具体涉及具有指静脉识别功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指纹认证方式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更高保密特性的虹膜、声音、人脸、掌静脉、指静脉等认证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其中指静脉认证方式由于其保密性高、不可复制、认证方便、认证设备体积较小等优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人体静脉中红血球的血红素是氧气的还原血红素,还原血红素会吸收近红外线,因此当近红外线照射手指时,只有静脉部分才会有微弱的反射,从而形成静脉纹路图像。由于手指静脉的形状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并且每个人的手指静脉图像都不相同,所以手指静脉是一种理想的身份识别方式。
一般,指静脉认证装置能读取指静脉数据,需要与保存比对数据的计算机连接,完成指静脉的识别。在门禁或考勤系统中应用,需要额外的门禁控制模块。这种指静脉认证装置组成的认证系统成本较高,且在光线不够的情况下静脉部分才会有微弱的反射,十分的微小,带来了检测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门禁或考勤系统中应用,需要额外的门禁控制模块。这种指静脉认证装置组成的认证系统成本较高,且在光线不够的情况下静脉部分才会有微弱的反射,十分的微小,带来了检测的困难,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指静脉识别功能保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指静脉识别功能保护装置,包括主门,所述主门上设置具有门锁驱动模块的电路板、静脉识别终端;所述静脉识别终端包括指静脉接口板,指静脉接口板内设置红外滤光片,指静脉接口板上部设置具有光感传感器的红外光源电路,指静脉接口板底部设置CMOS传感器,CMOS传感器发送图像信息至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接受图像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通过认证模块提取SD卡的数据,发送认证信息到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接受认证信息,启动门锁驱动模块或发送认证信息值上位机。在门禁或考勤系统中应用,需要额外的门禁控制模块。这种指静脉认证装置组成的认证系统成本较高,且在光线不够的情况下静脉部分才会有微弱的反射,十分的微小,带来了检测的困难,本实用新型危机解决这一个问题采用了在指静脉接口板中间设置红外滤光片,通过滤光片后采集的图像更加准确,其次在指静脉接口板上部设置光线传感器,采集光线,使得红外光源电路改变自身的负载,达到控制光源的问题,这样就充分的解决了传统问题的不足。
所述SD卡存储5-10个指静脉信息。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作为家庭成员的正常使用,5-10个信息完全满足。
所述红外光源电路为近红外光源的控制电路。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所述近红外光源的光束与指静脉接口板相交。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控制照射的方向。
还包括无线发送模块,所述MCU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认证信息至上位机。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指静脉识别功能保护装置,采用了在指静脉接口板中间设置红外滤光片,通过滤光片后采集的图像更加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建新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智建新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ealSense的人体监测仪器
- 下一篇:一种指纹模组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