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刀剪切手持摘菠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9331.2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7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谢煌生;洪茂林;唐庆顺;卢建湘;杨元慧;徐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菠萝 剪切 菠萝叶 双刀 剪刀 本实用新型 合拢状态 上下框架 上下框 撑开 割伤 上框 下框 装入 | ||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双刀剪切手持摘菠萝器,采用上下框架的结构,在上下框之间装入剪刀,利用剪刀合拢状态与上框形成装菠萝的框架,手持该装置即可轻松将菠萝摘下,下框同时能撑开菠萝叶,避免操作者被菠萝叶割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刀剪切手持摘菠萝器。
背景技术
菠萝含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菠萝好吃但是菠萝叶确是锯齿形的,农民采摘时容易被割伤。现在虽然有推广使用自动采摘的装置,但大多数是大型设备,体积大价格贵,不适合小农户或丘陵地带的种植户使用,大多数农民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摘,背负大箩筐,弯腰用刀用力将菠萝果梗切断,这种采摘方式劳动强度大,容易受伤,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刀剪切手持摘菠萝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作为农民采摘菠萝的辅助用具,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菠萝采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刀剪切手持摘菠萝器,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由上框、剪刀和下框组成,所述上框是上下两个圆环组成的双层圆形无底框架,上下层圆环通过多根连接杆相连,上下层圆环避开连接杆的圆心相对称位置还设有两根空心杆;
所述下框也是上下两个圆环组成的双层无底框架,圆环大小和上框相同,上端面设有两根导向杆,与上框的两根空心杆的位置相对,杆径大小可穿过空心杆,所述下框的上端面上还设有固定剪刀的固定面,形状为上圆环的圆弧形,通过卡套将固定面固定安装在下框上;
所述剪刀安装在上框和下框之间,左右刀口形状为圆弧形,大小与固定面相同,刀刃向内,所述剪刀的左右刀片在中部互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靠近上圆环一段还设有螺纹,所述剪刀的铰接处通过螺母固定在导向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面的末端上还设有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剪刀的左右刀柄处相对内侧面上还设有两个小圆柱体状的限位柱,可互相卡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框架的结构,在上下框之间装入剪刀,利用剪刀合拢状态与上框形成装菠萝的框架,手持该装置即可轻松将菠萝摘下,下框同时能撑开菠萝叶,避免操作者被菠萝叶割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上框、2-剪刀、3-下框、11-连接杆、12-空心杆、21-螺母、22-限位柱、31-导向杆、32-固定面、33-卡套、34-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从上到下依次由上框1、剪刀2和下框3组成。
上框1是上下两个圆环组成的双层圆形无底框架,上下层圆环通过多根连接杆11相连,本实施例中,连接杆为4根,上下层圆环避开连接杆的圆心相对称位置还设有两根空心杆12。
下框3也是上下两个圆环组成的双层无底框架,圆环大小和上框相同,上端面设有两根导向杆31,与上框1的两根空心杆12的位置相对,杆径大小可穿过空心杆,导向杆31靠近上圆环一段还设有螺纹。上端面上还设有固定剪刀的固定面32,形状为上圆环的圆弧形。通过卡套33将固定面32固定安装在下框3上。固定面32的末端上还设有磁铁块34,当剪刀2打开状态时,吸住剪刀2,防止剪刀2碰到菠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9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业采摘的柑子摘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摘荔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