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费亭新风净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859.4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9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盛世天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1/89;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倪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新风净化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收费亭 数据采集传感器 电源控制模块 显示控制模块 新风净化系统 室内 温湿度调节 微处理器 调节系统 节能降耗 湿度监测 微正压 有效地 | ||
1.一种收费亭新风净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传感器、微处理器、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传感器将监测获得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经分析后通过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组件,实现室内空气净化;
所述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净化组件,所述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温湿度调节组件,所示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显示组件,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传感器包括:
室内外压差传感器,当所述室内外压差传感器监测到室内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由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控制新风净化组件调节风量,保持室内正压;
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当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温湿度偏离设定值时,由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控制温湿度调节组件,保持室内温湿度与设定值基本一致;
和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PM2.5/PM10传感器、汽车尾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PM2.5/PM10、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当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较设定值差时,由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控制新风净化组件进行空气净化,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净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外循环腔室、净化风腔室和内循环腔室,净化风腔室位于外循环腔室与内循环腔室之间;
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吸音棉;
所述外循环腔室包括外循环腔室进风口和外循环腔室出风口,根据室外空气在外循环腔室内的流动方向,外循环腔室内依次设置外循环初效滤、静电除尘器、外循环中效滤网、第一直流无刷风机、外循环高效滤网、催化氧化层和活性炭层;
所述内循环腔室包括内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根据室内空气在内循环腔室内的流动方向,内循环腔室内依次设置内循环高效过滤器和第二直流无刷风机;
所述净化风腔室包括净化风出口,并且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
所述外循环进风口设置有外循环风阀,内循环进风口设置有内循环风阀;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根据数据采集传感器监测获得的数据,控制外循环风阀和内循环风阀单独开启,或者同时开启,从而单独进行外循环或内循环,或者外循环和内循环同时进行;
根据数据采集传感器监测获得的数据,当室内压力小于设定值时,通过新风净化系统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直流无刷风机和/或第二直流无刷风机的转速、和/或外循环风阀和/或内循环风阀的开合度来控制向室内输出的风量,以此保证室内处于正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净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调节组件包括制冷装置和制热装置;其中,所述制冷装置还可以实现湿度调节功能;
所述制冷装置设置于新风净化组件外部,通过三通空气管道与新风净化组件的内循环进风口空气连通,所述三通空气管道设置有阀门;
所述制热装置设置于新风净化组件的净化风腔室内,用于对输送至净化风腔室内的净化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根据数据采集传感器监测获得的数据,当室内湿度偏离设定值时,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由其进行湿度调节;当室内温度偏离设定值时,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或者制热装置,对输送至室内的空气进行制冷或者加热;
所述温湿度调节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三通空气管道阀门,在无需制冷和/或调节湿度时,使新风净化组件与室内直接空气连通,在需要制冷和/或调节湿度时,使新风净化组件与制冷装置空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盛世天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盛世天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8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