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舱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5743.9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战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室 地下综合管廊 多舱结构 墙板 本实用新型 拱板 底板 分割单元 厚度减小 受力作用 侧板 管廊 竖直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由多个单元舱室连接而成,每个单元舱室由上、下、左、右四个墙板组成,其中单元舱室的顶板及底板都是独立的向外拱的拱板,管廊最外侧的两个侧板是向外拱的拱板,中间用于分割单元舱室的墙板是竖直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能够很好的利用管土受力作用,使得墙板厚度减小,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特别是一种多舱结构地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一般多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每个单元舱室都是矩形的,很难利用管土受力作用,墙体比较厚,造价高。多舱管廊,有拼舱式的,就是多个单舱结构的管廊并列在一起。还有一种分舱式的,就是在一个比较宽的单舱管廊内部,用竖直的墙体分成多个舱室,一般是用混凝土现浇而成。现有的钢结构多舱地下综合管廊多为拼舱式的,分舱式的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较为复杂,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舱结构地下综合管廊,该多舱结构地下综合管廊采用分舱式的连接方式,将钢结构单元舱室连接起来形成多舱地下综合管廊。
技术方案:一种多舱结构地下综合管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舱室连接而成,每一个单元舱室由顶板、底板和侧板组成;多舱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最外侧的两个单元舱室的两个外侧侧板是向外拱的拱形侧板,每个单元舱室的顶板和底板是独立的向外拱的拱板,中间用来分隔单元舱室的墙板是竖直分隔侧板。单元舱室的顶板、底板及侧板均采用波纹钢板制成。
拱形顶板和底板的两侧拱角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在单元舱室两侧的竖直分隔侧板顶部。
竖直分隔侧板可以为组合式结构,竖直分隔侧板包括两侧的竖直波纹钢板以及填充在竖直波纹钢板之间的混凝土,竖直分隔侧板两侧的竖直波纹钢板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水平连接板,上端或下端的水平连接板分别与拱形顶板或底板拱角端部连接的折弯连接板固定连接。竖直分隔侧板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采用波纹钢板制成,与上侧的两个拱形顶板或下侧的两个拱形底板采用法兰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周边土体接触的墙板都是拱形的能有效利用管土受力原理,使得墙板厚度减小节省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与竖直分隔侧板法兰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与竖直分隔侧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与竖直分隔侧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由多个单元舱室1连接而成,单元舱室1由顶板12、底板13和两侧的侧板组成,顶板12与底板13均为独立的向外拱的拱板,管廊最外侧的两个侧板是向外拱的拱形侧板11,中间用于分隔单元舱室1的侧板是竖直分隔侧板14。拱形顶板12与底板13两侧拱角分别固定连接在单元舱室两侧的竖直分隔侧板14顶部和底部。单元舱室1的顶板12、底板13采用波纹钢板制作而成。
如图2所示,竖直分隔侧板14同样采用波纹钢板制作,相邻单元舱室1的两个底板13与顶板12与中间的竖直分隔侧板14均采用法兰连接固定。
如图3所示,竖直分隔侧板14包括两侧的竖直波纹钢板141以及填充在竖直波纹钢板之间的混凝土。竖直分隔侧板14两侧的竖直波纹钢板141上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板142,水平连接板142与顶板12拱角端部连接的顶部折弯连接板121 的水平板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竖直分隔侧板14两侧的竖直波纹钢板141下端同样连接有水平连接板142,所述水平连接板142与底板13拱角端部连接的底部折弯连接板131的水平板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板 142与顶部折弯连接板121或底部折弯连接板131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腔内填充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5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