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4915.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力中;吴志远;罗辉;陈锦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L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机本体 固定板 透析机 内腔 散热器 紫外线消毒灯 本实用新型 血液透析机 一端连接 输液瓶 弹簧 底端 内壁 使用者更换 液体剩余量 重力传感器 顶部安装 散热孔板 侧连接 输液杆 橡胶板 支撑板 缓冲 排出 冲击力 消毒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机,包括透析机本体,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位于输液杆的两侧均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内腔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且内腔的内壁位于紫外线消毒灯的下方安装有散热器,所述内腔的内壁位于散热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板,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后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橡胶板。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输液瓶或袋的液体剩余量,进而便于提醒使用者更换输液瓶或袋,且能够缓冲使用者推动透析机与其它物体相撞时的冲击力,同时能够对透析机的内部进行消毒和将透析机内部的热量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肾内科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机。
背景技术
肾内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人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多用于肾内科医疗领域。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血液透析机不能检测输液瓶或袋的液体剩余量,进而不能提醒使用者更换输液瓶或袋,且使用者推动透析机时易与其它物体相撞造成内部构件破坏,不能对透析机的内部进行消毒,同时不便于将透析机内部的热量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机,包括透析机本体,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透析机本体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插设有输液杆,所述输液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报警灯,且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位于输液杆的两侧均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底端连接有挂钩,所述透析机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检修门,且透析机本体的内部对应检修门的位置处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且内腔的内壁位于紫外线消毒灯的下方安装有散热器,所述内腔的内壁位于散热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板,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外侧对应散热孔板的位置处设置有金属防尘网,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外表面位于检修门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有MAM-100控制器,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后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橡胶板,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MAM-100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MAM-100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与透析机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修门与透析机本体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且检修门与透析机本体的另一端通过门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灯和散热器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控制面板的输出端,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与透析机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固定架的内部对应输液杆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对应输液杆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检测输液瓶或袋的液体剩余量,进而便于提醒使用者更换输液瓶或袋,在输液杆的顶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位于输液杆的两侧均安装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的底端连接有挂钩。
2、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缓冲使用者推动透析机时与其它物体相撞时的冲击力,在透析机本体的后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并在弹簧的一端连接橡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未经广东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4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血液灌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