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照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794.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傲雷电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7/12;F21V17/16;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4 | 代理人: | 陈丽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结构 移动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 充电装置 照明装置 插孔 对壳 充电 接触式连接 自动吸附式 电池充电 防水结构 连接电源 移动电源 便捷性 插孔式 充电孔 漏水点 外开孔 壳体 开挖 美观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照明设备,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无插孔充电装置,以及带有移动电源的照明装置,所述无插孔充电装置设有第一导电结构,照明装置设有第二导电结构,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为接触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不需要对壳体进行开挖充电孔的情况下,以达到自动吸附式充电。可有效避免插孔式及MicroUSB式充电均对壳体进行破外开孔,如此一来既影响美观,又破外了壳体的防水结构,造成增加一个漏水点。同时可解决取出电池充电的不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涉及移动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常见的移动照明设备(手电筒、自行车灯、头灯或移动照明装置等)的充电形式有插圆孔式、取出电池充电、MicroUSB孔等等。插孔式及MicroUSB式充电均对壳体进行破外开孔,如此一来既影响美观,又破外了壳体的防水结构,造成增加一个漏水点。本专利是实施可避免在壳体增加一个充电孔,对充电更加方便快捷,无需进行刻意对位而自动吸附上去。
鉴于此,本技术领域亟待出现一个有效给相关发热设备散热,并有效的处理冷凝水提高散热效率的无插孔充电装置及照明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插孔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照明设备,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无插孔充电装置,以及带有移动电源的照明装置,所述无插孔充电装置设有第一导电结构,照明装置设有第二导电结构,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为接触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插孔充电装置包括有USB接头的电缆,所述电缆远离USB接头的一端设有自吸充电模块;
所述自吸充电模块包括PCB板、第一自吸块和第一导电结构,所述PCB板与第一导电结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分别电连接PCB板的导电帽和导电片,所述导电帽与PCB板之间设置有导电弹件,导电弹件使得导电帽能够远离或者靠近PCB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帽的一端设有导电头,所述导电头为逐渐过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自吸块为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弹件为压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自吸充电模块外部设有外壳,外壳包括卡接的导电支撑架和壳体,导电支撑架和壳体内部形成用于存放自吸充电模块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支撑架设有贯穿的导电孔;所述导电孔包括用于可活动穿过导电帽的第一导电孔,以及安装导电片的第二导电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支撑架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自吸块的安装槽,安装槽使得第一自吸块、导电帽和导电片分别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对应第一自吸块的第二自吸块,和对应导电头的导电槽,以及对应导电片的导电板;所述导电槽和导电板分离电连接照明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在不需要对壳体进行开挖充电孔的情况下,以达到自动吸附式充电。可有效避免插孔式及MicroUSB式充电均对壳体进行破外开孔,如此一来既影响美观,又破外了壳体的防水结构,造成增加一个漏水点。同时可解决取出电池充电的不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插孔充电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无插孔充电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导电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个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傲雷电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傲雷电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光源切换智能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移动方便的工程用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