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8966.2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7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曲宏刚;李项能;冯草清;车思亮;谢昭炀;冯锡标;朱景福;张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套筒 闸板 车牌自动识别器 伺服驱动电机 自动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 从动齿轮 螺纹杆 外侧壁 下表面 轴承 啮合 螺纹杆螺纹 中空结构 轴承转动 主动齿轮 通行 联轴器 输出端 内圈 匹配 穿过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包括闸板,闸板为中空结构,闸板的上方设有车牌自动识别器,闸板内部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且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螺纹套筒的外侧壁连接,螺纹套筒的外侧壁套设有从动齿轮,闸板内部的下表面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螺纹套筒内设有与螺纹套筒相匹配的螺纹杆,且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杆的一端穿过螺纹套筒并贯穿闸板的顶部与车牌自动识别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车牌自动识别器的高度可以自动调节,而且提高了车牌自动识别器的识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牌自动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车牌识别技术结合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识别车辆,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车辆身份自动识别、自动收费,在车场管理中,为提高出入口车辆通行效率,车牌识别针对无需收停车费的车辆,建设无人值守的快速通道,免取卡、不停车的出入体验,正改变出入停车场的管理模式。
现有技术中,车牌自动识别器高度不可调节,针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车牌的高度不同,通常需要驾驶者前行或者后退改变车辆的位置,让车牌被识别器识别,影响通行效率,而且车牌识别器上的摄像头容易积灰,不便于清理,影响车牌识别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牌自动识别装置高度不可自动调节及其摄像头上的灰尘不便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包括闸板,所述闸板为中空结构,所述闸板的上方设有车牌自动识别器,所述闸板内部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且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螺纹套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闸板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所述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螺纹套筒内设有与螺纹套筒相匹配的螺纹杆,且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螺纹套筒并贯穿闸板的顶部与车牌自动识别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闸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闸板上表面与车牌自动识别器之间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车牌自动识别器顶部两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车牌自动识别器的一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车牌自动识别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靠近车牌自动识别器的一侧设有清洁布,所述移动板的两端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拉绳。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车牌自动识别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所述螺纹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两个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闸板上设有通行指示灯。
优选的,两个所述拉绳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均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车辆快速通行用车牌自动识别装置,通过设置闸板、车牌自动识别器、螺纹套筒、从动齿轮、伺服驱动电机、主动齿轮、螺纹杆和伸缩杆,启动连接有主动齿轮的伺服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连接有从动齿轮的螺纹套筒转动,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带动连接有伸缩杆的车牌自动识别器上升,调节电流方向,控制伺服驱动电机逆时针转动,车牌自动识别器下降,从而保证车牌自动识别器的高度可以自动调节,保证车牌识别的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8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