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8084.6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刚;韩冰;韩双;王汝明;骆兰平;尚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捕食螨 饲养 底板 饲养装置 盖板 纱网 植物保护技术 本实用新型 空气流通 纱网覆盖 透气空间 饲养筒 燕尾夹 桶盖 吸附 海绵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通过燕尾夹固定,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底部通过第一纱网覆盖,第一通孔上部设置有盖板,将捕食螨饲养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纱网和盖板组成的透气空间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实施,尤其适用于在实验室内饲养捕食螨。将饲养有捕食螨的顶板和底板放于饲养桶内,饲养桶内的海绵吸附有水,能够保持饲养桶内的湿度,桶盖上覆盖有第二纱网的第三通孔保持饲养筒内空气流通,使饲养桶内的环境更加适合捕食螨的生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天敌防治田间害虫具有绿色环保、专一性强、持效期长、无化学残留等有点,广泛适用于有机食品,温室大棚等农作物。
捕食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是植物根围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捕食螨是很好的生物防治天敌之一,能够捕食韭蛆等多种害虫,安全、无公害。对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适用于实验室中捕食螨饲养、实施前景广阔的捕食螨饲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包括饲养器,所述饲养器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接触设置;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顶板上表面处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处活动设置有一盖板,所述底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处设置有一第一纱网;所述顶板和底板通过夹持机构固定。
可选的,还包括一饲养桶,所述饲养桶上设置有一桶盖,所述桶盖上设置有一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设置有第二纱网,所述饲养桶用于盛放所述饲养器。
可选的,所述饲养桶内设置有海绵。
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为燕尾夹。
可选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为玻璃板或塑料板。
可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顶板活动铰接。
可选的,所述饲养桶和所述桶盖为玻璃或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捕食螨饲养装置主要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通过燕尾夹固定,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底部通过第一纱网覆盖,第一通孔上部设置有盖板,将捕食螨饲养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纱网和盖板组成的透气空间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实施,尤其适用于在实验室内饲养捕食螨。将饲养有捕食螨的顶板和底板放于饲养桶内,饲养桶内的海绵吸附有水,能够保持饲养桶内的湿度,桶盖上覆盖有第二纱网的第三通孔保持饲养筒内空气流通,使饲养桶内的环境更加适合捕食螨的生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捕食螨饲养装置中饲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捕食螨饲养装置中饲养器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捕食螨饲养装置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捕食螨饲养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捕食螨饲养装置中饲养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8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