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隧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7276.5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江浩;董云;江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泽粤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B9/36;F27B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室 隧道炉 升温室 炉体 本实用新型 炉体外壳 冷却室 拉带 全自动加工系统 红外电热膜层 炉体外壳正面 测温热电偶 炉体左侧面 压力传感器 智能自动化 炉体内部 驱动机构 电控箱 隔热层 室内部 右端面 磁层 顶面 炉内 左端 背面 冷却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隧道炉,包括炉体,炉体左侧连接有输入拉带,输入拉带左端设有压力传感器,炉体左侧面下部连接有驱动机构,炉体右端面下部连接有电控箱,炉体外壳正面中下部设有脉磁层,炉体外壳背面设有红外电热膜层,炉体内部左侧设有升温室,升温室右侧设有恒温室,恒温室右侧设有冷却室,升温室、恒温室和冷却室与炉体外壳之间设有隔热层,升温室、恒温室和冷却室内部顶面中部均设有测温热电偶。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为隧道炉提供一种全自动加工系统,提高了隧道炉的智能自动化水平,且功能多样,炉内温度能得到实时掌握和调节,加工质量优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隧道炉。
背景技术
隧道炉是通过热的传导、对流、辐射完成烘烤的隧道式机械设备。隧道炉多采用远红外加热技术,加热元件布置合理,能源消耗低,其炉体一般很长,最小6米,长至60~80米,烘烤室为一狭长的隧道,宽度一般为80cm到140cm,隧道内有一条连续运转的输送系统。隧道炉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塑胶、地板、纺织、食品、涂装、电镀、化工、皮革、木工、纸品、制鞋、药品、印刷、手机组装、半导体等行业的生产,取代传统热风循环式烤箱。隧道炉被烘烤物置于隧道式烘烤炉中央的传送带上,被烘烤物从炉的一端入炉,然后以一定的移动速度在炉内移动,然后从炉的另一端出炉。炉内温度分布曲线要求不变,各点温度范围一般在0~1000之间,可分为预热、烧成和冷却3个区域带。炉温自动控制只是分布地选择隧道炉中多个有代表性的温度点加以控制。现有的隧道炉在智能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还很欠缺,且功能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控制炉内温度,加工质量难以掌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隧道炉,能实现为隧道炉提供一种全自动加工系统,提高了隧道炉的智能自动化水平,且功能多样,炉内温度能得到实时掌握和调节,加工质量优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隧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左侧连接有输入拉带,所述输入拉带左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炉体左侧面下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炉体右侧连接有输出拉带,所述输出拉带右端也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炉体右端面下部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炉体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连接有调平底座,所述调平底座下部连接有转轮,所述炉体外壳正面右上角设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左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炉体内部左侧设有升温室,所述升温室右侧设有恒温室,所述恒温室右侧设有冷却室,所述升温室、所述恒温室和所述冷却室与所述炉体外壳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升温室、所述恒温室和所述冷却室内部顶面中部均设有测温热电偶,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驱动机构和测温热电偶,所述启动开关电性连接电控箱。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内充填有隔热石棉。
优选地,所述炉体外壳正面中下部设有脉磁层。
优选地,所述调平底座底部设有凹槽,所述转轮能收缩入该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按键装置。
优选地,所述炉体外壳背面设有红外电热膜层。
优选地,所述输入拉带和所述输出拉带由导辊和输送链条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为隧道炉提供一种全自动加工系统,提高了隧道炉的智能自动化水平,且功能多样,炉内温度能得到实时掌握和调节,加工质量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隧道炉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隧道炉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隧道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泽粤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泽粤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7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