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2503.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6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齐绍文;宋学英;王浩;杨惠春;胡长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绍文;宋学英;王浩;杨惠春;胡长娥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颈 刀头 刀柄 白内障手术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劈核刀 针形 超声乳化手术 手术难度 针形结构 白内障 钝性 无刃 成功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包括刀柄、刀颈和刀头,所述刀颈的一端连接所述刀柄,另一端连接所述刀头;所述刀柄、所述刀颈和所述刀头均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刀头远离所述刀颈的一端为由粗到细的针形结构且尖端为钝性无刃,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劈核操作的效率,降低手术难度,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
背景技术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常规应用的劈核刀刀头部分是粗细一致的钝性结构,在手术劈核过程中需要将劈核刀绕至晶状体核赤道部,由外向内进行劈核,且劈核过程中的阻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包括刀柄、刀颈和刀头,刀颈的一端连接刀柄,另一端连接刀头;刀柄、刀颈和刀头均在同一平面内,刀头远离刀颈的一段为由粗到细的针形结构且尖端为钝性无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刀柄、刀颈和刀头均在同一平面内,可以保证劈核刀的操作方便,保证手术的精确性,将常规劈核刀刀头部分粗细一致的钝性结构改为由粗变细的针形结构,此设计可以使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劈核过程中,不需要将劈核刀绕至晶状体赤道部,而是可以在晶状体直径上的任何点刺入晶状体进行劈核操作,提高了劈核效率,降低了手术难度,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刀头尖端的设计为钝性无刃,刀头尖端不是针尖的锋利结构,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端面,保证刀头的尖端为钝性结构,从而在保证上述优势的状况下仍能避免术中劈核刀刺穿晶状体后囊膜这一并发症的出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刀头呈由圆柱形的体部和圆锥形的头部一体连接而成的V型结构,V型夹角为90°-120°;体部一端与刀颈一端连接,头部为由粗到细的针形结构且尖端为钝性无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刀头设置成由圆柱形的体部和圆锥形的头部一体连接而成的V型结构,V型夹角为90°-120°,完善了劈核刀的结构设计,方便手术的时候的操作,提高了劈核效率;通过体部一端与刀颈一端连接,头部为由粗到细的针形结构且尖端为钝性无刃的设计,可以使得劈核过程中,不需要将劈核刀绕至晶状体赤道部,而是可以在晶状体直径上的任何点刺入晶状体进行劈核操作,提高了劈核效率,降低了手术难度,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圆锥形的刀头的尖端为钝性无刃,比如刀头尖端为圆锥球面,刀头尖端不是针尖的锋利结构,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端面,保证刀头的尖端为钝性结构,从而在保证上述优势的状况下仍能避免术中劈核刀刺穿晶状体后囊膜这一并发症的出现。
进一步,刀柄包括圆柱形的手柄部和圆锥形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中心线与手柄部中心线重合;连接部的底面与手柄部的一端连接,连接部的尖端与刀颈的一端连接;刀颈呈圆柱形,刀颈的中心线与刀柄的中心线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刀柄的手柄部设置为圆柱形,方便使用时手持劈核刀,圆锥形的连接部和圆柱形的刀颈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外观更美观,将手柄部、连接部和刀颈的中心线重合,不仅外观美观,结构设计合理,而且保证劈核刀使用时的精确性。
进一步,刀柄上设有防滑部。
进一步,防滑部为在刀柄上设置的若干环形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刀柄上设置防滑部可以防止劈核刀在使用中滑落。
进一步,体部的长度为0.8cm,直径为0.1cm;头部的长度为0.2cm,尖端直径为0.06cm;体部和头部之间的夹角为100°;体部与刀颈之间夹角为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绍文;宋学英;王浩;杨惠春;胡长娥,未经齐绍文;宋学英;王浩;杨惠春;胡长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2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用泪道探通针
- 下一篇:人工晶体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