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8332.9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德;周桂英;禤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转折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贾凌志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技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监控器 通讯模块 汽车状态传感器 串口 欠压报警模块 卫星定位模块 数据通讯 主控MCU 物联网 窄带 应用 电瓶 本实用新型 监控汽车 汽车电瓶 功耗 采集 覆盖率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包括主控MCU、汽车状态传感器、卫星定位模块、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NB‐IoT通讯模块,主控MCU采集汽车状态传感器的数据,通过串口与卫星定位模块数据通讯,监控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的状态,并通过串口与NB‐IoT通讯模块进行数据通讯,该实用新型将NB‐IoT通讯模块应用到车载监控器,相比原来的2G通讯,具有功耗低、成本低、覆盖率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汽车熄火停车后,还需要进行状态监控,停车后的监控对于无线网络通讯速率要求比较低,但对车载监控器的功耗和成本非常敏感,现有3G/4G技术从成本上无法满足需求;原有的车载监控器主要是应用2G,但功耗和成本依然较高,不适于低耗节能需求。
因此,现有车载监控器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载监控器功耗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MCU、汽车状态传感器、卫星定位模块、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NB‐IoT通讯模块,所述主控MCU采集汽车状态传感器的数据,通过串口与卫星定位模块数据通讯,监控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的状态,并通过串口与NB‐IoT通讯模块进行数据通讯。
具体地,所述汽车状态传感器包括震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门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NB‐IoT通讯模块应用到车载监控器,相比原来的2G通讯,具有功耗低、成本低、覆盖率广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主要由主控MCU 101、汽车状态传感器102、卫星定位模块103、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104、NB‐IoT通讯模块105组成。
主控MCU101,是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的CPU,实时采集汽车状态传感器102的数据,通过串口与卫星定位模块数103进行数据通讯,监控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104的状态,通过串口与NB‐IoT通讯模块105进行数据通讯,根据一种应用窄带物联网的车载监控器设计逻辑,将汽车的状态、卫星定位位置、电瓶电压状态等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
汽车状态传感器102,根据客户的需求,可选配震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门禁传感器等进行组合,主控MCU 101采集和监控汽车状态传感器102的数据。
卫星定位模块103,获取车辆当前的卫星定位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主控MCU。卫星定位模块103选用GPS和北斗双模定位的卫星定位模块。
汽车电瓶欠压报警模块104,对汽车电瓶的电压和设置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如果电瓶电压低于设置的电压值,主控MCU101发送欠压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
NB‐IoT通讯模块105,与主控MCU 101串口通讯,主控MCU 101将汽车的卫星定位数据和其他状态信息通过NB‐IoT通讯模块105发送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主控MCU 101通过NB‐IoT通讯模块105接收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转发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转折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转折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8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