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流变液介导制动电涡流缓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7417.5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涡流缓速器 安装板 转轴 本实用新型 磁流变液 锥形齿轮 滑槽 介导 卡槽 制动 便于拆卸 螺旋滑槽 活动杆 限定杆 支撑板 中心处 齿轮 弹簧 滑轨 滑块 减小 卡块 拉环 转柱 拆卸 贯穿 节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介导制动电涡流缓速器,包括电涡流缓速器本体,所述电涡流缓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贯穿至电涡流缓速器本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板、转轴、限定杆、转柱、第一滑槽、齿轮、框架、活动杆、弹簧、支撑板、拉环、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圆柱、第二滑槽、螺旋滑槽、滑块、滑轨、卡块、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电涡流缓速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该电涡流缓速器本体在拆卸过程中,节约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加快了电涡流缓速器本体更换的速度,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量,因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流变液介导制动电涡流缓速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介导制动电涡流缓速器是汽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中国公开专利“电涡流缓速器”(专利号:201420739494.0)包括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其中所述定子总成背离所述转子总成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定子安装支架,用于将该电涡流缓速器装配到变速箱或者后桥上;所述定子总成上环形阵列有8个铁芯,并在每个铁芯上分别绕组有一电磁线圈;所述定子总成上相对于该定子总成的轴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每两个电磁线圈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磁线圈通有励磁电流时所产生的磁通量,进而使得该电涡流缓速器工作时的扭矩力大,同时对应地将电磁线圈的外径缩小,降低了制备该电涡流缓速器时线圈的筒消耗量,节约成本,但是现有的电涡流缓速器不便于拆卸,在拆卸过程中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减慢了电涡流缓速器拆卸的速度,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量,因此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流变液介导制动电涡流缓速器,具备便于拆卸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涡流缓速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拆卸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流变液介导制动电涡流缓速器,包括电涡流缓速器本体,所述电涡流缓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贯穿至电涡流缓速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涡流缓速器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与转轴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电涡流缓速器本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限定杆,所述安装板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定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安装板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转柱,所述安装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转柱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转柱的表面从上向下依次套接有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靠近安装板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杆远离框架的一侧贯穿安装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活动杆配合使用的孔洞,所述支撑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焊接有拉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底部的后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壁套接有圆柱,所述安装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圆柱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圆柱的表面并靠近限定杆的一侧开设有螺旋滑槽,所述螺旋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轨,所述滑块靠近限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限定杆靠近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安装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定杆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拉环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贯穿至滑轨的内壁并与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侧焊接有齿牙,所述齿轮的表面与齿牙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定杆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电涡流缓速器本体和安装板,且限定杆的底部与第二卡槽的内壁卡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件与滑轨固定连接,且两个滑轨关于安装板的内腔呈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7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馈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轻质低能耗电磁永磁结合式缓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