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6975.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远;付守洪;雷勇;方钱宝;赵柏文;甘文;郭麟;廖连烨;曹师铭;安荣;庞健民;陈浩;曹书铭;胡朝程;唐勇;吴世凯;王天良;王奥博;戴明江;张江;李军;吴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E21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风通道 通风竖井 地铁车站 横通道 隧道 集中布置 山地城市 上行区间 下行区间 车站 暗挖 通风 地铁 新风 品字形布置 有效减少 主体结构 纵向穿过 活塞风 面积和 开孔 排风 外端 站厅 施工 投资 | ||
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以有效减少施工拆迁面积和投资成本,降低因主体结构开孔的工程风险。包括地铁车站和纵向穿过地铁车站的上行区间隧道、下行区间隧道。所述地铁车站的车站一端站厅端墙上设置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外端与集中布置的通风竖井横通道相连形成新风、排风通道。所述通风竖井横通道与上行区间隧道、下行区间隧道及排风通道呈品字形布置,新风、排风、活塞风通过集中布置的通风竖井横通道、通风竖井出地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特别涉及一种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
背景技术
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两侧楼房密集,经常没有合适的施工场地,车站附属结构布设困难,特别是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不足,而现有的通风亭附属结构的常规布置方法,较少解决附属结构开挖时所面临工程拆迁量大、地面沉降难以控制,危及结构及周边建筑安全等问题,这对隧道工程的顺利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以有效减少施工拆迁面积和投资成本,降低因主体结构开孔的工程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包括地铁车站和纵向穿过地铁车站的上行区间隧道、下行区间隧道,其特征是:所述地铁车站的车站一端站厅端墙上设置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外端与集中布置的通风竖井横通道相连形成新风、排风通道;所述通风竖井横通道与上行区间隧道、下行区间隧道及排风通道呈品字形布置,新风、排风、活塞风通过集中布置的通风竖井横通道、通风竖井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打破常规方案的局限性,使车站通风附属结构建设更好地适应山地城市复杂环境;减少主体结构开孔个数,降低工程风险,确保施工安全;附属结构集中引出地面,减少大量拆迁,并且大大降低施工风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七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中风亭组的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的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中地铁车站的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山地城市地铁暗挖车站通风构造中横向排风通道的断面图;
图6是实施例采用传统通风构造的地铁暗挖车站平面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风构造的地铁暗挖车站平面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地铁车站10、站厅端墙11、上行区间隧道12、下行区间隧道13、通风竖井横通道20、第一活塞风道21、排风道22、新风道23、第二活塞风道24、第三活塞风道25、通风竖井30、消防通道31、新风风亭32、排风风亭33、第一活塞风亭34、第二活塞风亭35、排风通道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6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