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1178.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慧;郭凤朝;葛跃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仑冷却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2155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闭式冷却器 绝热 冷模块 空水 闭式冷却系统 集装箱式 控制系统 变流器 变流 风道 现场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 变流器冷却 模块化设计 回风风道 模块设置 能力一致 气体循环 温度均匀 变频 风机 供风 冷量 水泵 自然环境 能耗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包括变流器、同程式风道、空水冷模块、绝热闭式冷却器、泵组模块和控制系统;变流器、同程式风道和空水冷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内形成集装箱内气体循环;绝热闭式冷却器和泵组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外,外水循环将自然环境的冷量输送至集装箱内的空水冷模块。供回风风道采用同程式设计确保集装箱内供风温度均匀,以及变流器冷却能力一致;绝热闭式冷却器的风机、泵组模块的水泵采用变频设计,泵组模块的阀采用调节阀,并都由控制系统控制,节约了能耗;泵组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现场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涉及风力和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伏和风力发电领域采用集装箱式变流站,集装箱式变流站集变压器、整流器、直流柜集成于一体,模块化运输使用,无需现场安装施工,光伏和风力电站应用环境多种多样,一般位于内陆地域广阔或沿海地段,淡水资源稀缺,应用环境各异,在满足散热通风的前提下,集装箱房需要有良好的防尘、防水、防腐蚀的能力。变压器的发热量较大且发热源集中,变流器由多个PCS柜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若干个小的发热单元组成,发热量大但分散。
集装箱变流站的冷却技术要求需要良好的防尘、防水,集装箱内循环风的温度全年满足发热设备冷却需求,且供风温度要均匀;集装箱内发热设备常年发热需要冷却,耗电量耗水量越低越好;集装箱变流站为模块化,要求冷却系统也应模块化运输和安装;集装箱式变流站要求维护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现有集装箱式变流站冷却技术主要有几种:
1、外界环境空气经过过滤后,由引风机直接输送至集装箱内,经过发热单元加热后排出室外,该冷却方式利用环境的冷量进行自然冷却,引风机的耗电量低,使用成本低,但当夏季环境温度高时,集装箱内空气温度较高,集装箱内最低的温度为环境空气的干球温度,夏季冷却能力不足;外界空气直接吸入,考虑到防尘需求,需要频繁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装置,避免引起堵塞,维护成本较高,适用于空气质量较优的区域。
2、采用工业空调冷却,集装箱内安装内机,集装箱侧面安装外机,该冷却方式冷却能力充足,但是工业空调常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机功率相对高,耗电量大;标准化工业空调机组循环风量小,集装箱内循环次数少,且风管通道采用简单式异程式设计,集装箱内变流器进风温度高低不均匀,不利于整流器的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冷却技术中风机直流冷却技术夏季冷却能力不足、适用性差、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空气在不同区域不适用的局限,以及工业空调冷却技术耗电量大且冷却能力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仑冷却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酷仑冷却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1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