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8193.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4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长;肖秀婵;晋超凡;陆一新;李强林;吴菊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利用 农村 生活 污水 生态 湿地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设施,包括呈‘田’字型分布的四组湿地模拟池,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交汇处设置有中转池,所述中转池外侧均布有四组扩散管,所述中转池联机有进水渠,所述进水渠端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与所述中转池之间设置有格栅井,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回流渠。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配合所述中转池,可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提高所述湿地模拟池的利用效率,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通过呈环形设置在所述湿地模拟池外侧的所述回流渠,可对经所述漏水隔板流出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快速导出,提高污水的导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设施。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分散分布面积大、污水来源范围广和处理效率低等特点。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是的农村的环境状况恶化,环境质量下降。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难以适应农村的污水处理需要。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吞吐量较低,且由于渠道复杂,污水处理线路长,导致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在污水集中排放时,难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连续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设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吞吐量较低,且由于渠道复杂,污水处理线路长,导致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在污水集中排放时,难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环形的回流水道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快速排出,并且能够通过扩散装的中转池将污水均布于不同的湿地模拟池中进行快速处理,提高湿地模拟池的利用效率,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续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设施,包括呈‘田’字型分布的四组湿地模拟池,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交汇处设置有中转池,所述中转池外侧均布有四组扩散管,所述中转池联机有进水渠,所述进水渠端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与所述中转池之间设置有格栅井,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回流渠,所述回流渠一侧设置有出水渠;
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通过十字形设置的闭水隔板分离,所述湿地模拟池的另外两边通过漏水隔板隔离;
所述湿地模拟池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卵石层、陶粒层、煤渣层和植物层。
采用上述一种连续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设施,生活污水进入所述集水池内部后,通过所述格栅井进行过滤,而后经所述进水渠进入所述中转池内部,并经所述扩散管,输送至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中,并通过所述卵石层、所述陶粒层、所述煤渣层和所述植物层进行吸附过滤,而后经所述漏水隔板流入所述回流渠中收集,最后经所述出水渠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闭水隔板为混凝土板,且所述闭水隔板两侧均涂覆有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漏水隔板采用带孔混凝土板制成,且所述漏水隔板下半部成型有网孔,上半部为实心板。
作为优选,每组所述扩散管均朝向一组所述湿地模拟池。
作为优选,所述卵石层内部的卵石粒径为30mm-60mm,所述陶粒层的陶粒粒径为20-30mm。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层种植有水葫莲、香蒲和芦苇。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四组所述湿地模拟池配合所述中转池,可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提高所述湿地模拟池的利用效率,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8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