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068.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薛珂磊;沈诗婕;阮晟懿;陈娜;赵飞洋;刘亚林;瞿子文;寿建慧;陈灵敏;尉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天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65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分书装置 控制装置 升降装置 扫码器 红外传感器 变形损坏 机械结构 排列整齐 图书放置 图书借阅 传感器 去除 推断 工作量 美观 查找 移动 记录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控制装置、分书装置、整书装置、红外传感器、升降装置和图书扫码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升降装置,准确推断图书被取走的位置信息,使控制装置能够正确控制分书装置移动到相应位置,利用图书扫码器查找相应的图书借阅记录,从而在还书时,使图书放置到初始位置,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后续整理工作量,利用整书装置在适当情况下将图书推拢,去除空隙,防止因图书长时间斜倾导致的变形损坏,使图书排列整齐美观,此外采用机械结构、减少传感器的使用,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管理领域,尤其涉及图书智能管理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们从书架上拿取图书时,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把图书从书架上取下时,两侧图书倒下,想要再次将书放回原位需要先将两侧图书扶正却腾不出手;图书放置过紧,放书时图书封面易被折损;图书被借走后留下空位,剩余图书东倒西歪影响美观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发生在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地方,不仅打扰看书心情,还容易造成图书损坏。目前,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使用书立这样的原始设备,尚不能对书架上的图书进行有效的整理与保护,并且不符合当下智能化的趋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使取书放书变得轻松方便,同时可以有效引导读者归还图书,减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图书扫码器检测书架存放图书的借阅状况,利用升降装置感应被取图书位置,再配合分书装置与整书装置进行整理图书实现从而智能整理书架并保持书架整洁美观的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具有如下构成:
该图书借还智能管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分书装置、整书装置、红外传感器、升降装置和图书扫码器,其中:
所述的控制装置用以接收并处理来自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的红外信号、来自所述的升降装置的开闭信号和来自所述的图书扫码器的编码信号,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所述的分书装置,所述的整书装置和所述的升降装置,以及存储图书对应的借阅信息和位置信息;
所述的分书装置用以插入图书之间,将图书往左右两边推开并在图书之间留下空隙;
所述的整书装置用以在所述的分书装置推开图书时与所述的分书装置联动,以及将有空隙的图书推拢;
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用以在人员靠近时触发,并将得到的红外信号传输给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的升降装置用以检测图书相应位置的存放状态,并将得到的开闭信号传输给所述的控制装置,以及根据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指令升降;
所述的图书扫码器用以采集图书的编码信息,并将相应的编码信号传输给所述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书装置包括分书器驱动电机、分书器移动轮、分书器移动轨道、分书器和分书杆,其中:
所述的分书器驱动电机与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的分书器移动轮在所述的分书器移动轨道上滚动,使所述的分书器在所述的书架上左右移动;
所述的分书杆设置于所述的分书器上并跟随所述的分书器移动,用以插入图书之间,将图书往左右两边推开并在图书之间留下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整书装置包括整书板驱动电机、整书板移动轮、整书板移动轨道、整书板连接杆和整书板,其中:
所述的整书板驱动电机与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的整书板移动轮在所述的整书板移动轨道上滚动,使所述的整书板在所述的书架上左右移动;
所述的整书板连接杆用以连接所述的整书板驱动电机、所述的整书板移动轮和所述的整书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天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天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智能信息监控系统
- 下一篇:渠系流量显示与控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