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滤芯自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956.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梁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丽艳 |
主分类号: | F02M35/08 | 分类号: | F02M35/08 |
代理公司: | 辽宁东来律师事务所 21239 | 代理人: | 孟兆华;张宬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喷气管 储气桶 滤芯 高压喷气 空气滤芯 定压阀 进气管 连通管 外壳体 喷出 本实用新型 更换周期 工程机械 固定横杆 空气过滤 两端封闭 气体通过 锁紧机构 电磁阀 附着 落下 外壁 拆卸 气压 连通 费力 伸出 伤害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滤芯自滤装置,用于工程机械空气过滤。包括储气桶、进气管和高压喷气管,高压喷气管的两端封闭,在高压喷气管与储气桶连接部分设置内连通管,设置控制内连通管与高压喷气管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在高压喷气管伸出储气桶部分的外壁上设置高压喷气孔。还包括设置在储气桶外部的外壳体,在外壳体的底部设置固定横杆和滤芯锁紧机构。在进气管之上设置定压阀,气压大于0.5MPa时气体通过定压阀进入储气桶,通过高压喷气管从高压喷气孔中瞬间喷出,在滤芯中部由内而外喷出,将滤芯上附着的灰尘喷落下来。解决人工拆卸费时费力且灰尘对人体有伤害的弊端。更换周期3天一次延长至20~30天一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气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粉尘环境下作业的工程机械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车辆经常工作在粉尘较大的区域,作业环境非常恶劣。特别是矿山采掘生产过程中,由于放炮、机械凿动、切割、摩擦、振动而产生的岩尘、矿尘等包含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矿山粉尘,如被吸入发动机内,直接与缸套壁的基体附着成为磨料,形成对缸套、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减少粉尘对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磨损,现有技术通常在发动机外部增加防尘罩装置以减少粉尘吸入量,采用这种粉尘防尘罩装置需要每天至少一次在作业之后取下防尘罩装置里面的滤芯,人工采用高压喷气设备进行清理,繁琐且麻烦,清理效果也不理想。而且人工清理滤芯时粉尘脱落后会悬浮在空气中,大量粉尘会吸入到操作人员的肺部,长此以往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作、能够有效过滤粉尘的空气滤芯自动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滤芯自滤装置,包括中部具有上下通透中空芯的储气桶、设置在所述储气桶外部与气源连接的进气管、设置在所述中空芯之内并伸出所述储气桶的高压喷气管,在所述储气桶之内设置深入中空芯的内连通管,所述内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气桶,另一端连接控制所述内连通管与所述高压喷气管连通或关闭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高压喷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高压喷气管的底端封闭,在所述高压喷气管伸出所述储气桶部分的外壁上设置高压喷气孔,在所述储气桶的外部设置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置出气孔,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固定横杆和滤芯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置取芯门;
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气管之上设置定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喷气管为上下两部分,通过软连接将所述高压喷气管的两部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车辆自身储气装置与进气管连接,气压大于0.5MPa时气体通过定压阀进入储气桶,在机械工作每熄火一次后电磁阀控制气体通过高压喷气管从高压喷气孔在滤芯中部由内而外瞬间喷出,将滤芯上附着的灰尘喷落下来,每熄火一次,便可进行高压喷射一次。省时、省力,解决人工拆卸费时费力且灰尘对人体有伤害的弊端。滤芯更换周期由现有技术更换周期3天一次延长至20~30天一次。采用软连接可随意弯曲方便放取滤芯,固定横杆和滤芯锁紧机构牢固锁住滤芯,防止滤芯左右晃动使其清洁更为彻底。外壳体能够防止粉尘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在滤芯上的空气滤芯自滤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出气孔、2.定压阀、3.进气管,4.外壳体、5.取芯门、6.顶板、7滤芯锁紧机构、8.固定横杆、9折页、10.高压喷气孔、11.储气筒与滤芯接触部、12.软连接、13.储气筒、14.内连通管、15.电磁阀、16.接线柱、17.电子开关、18.高压喷气管、19.滤芯、20.中空芯、21.发动机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公开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丽艳,未经梁丽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微耕机内燃机防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挡雨片倾角的引气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