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494.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0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祝效华;李佳南;毛宇;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28 | 分类号: | E21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双向 划眼微扩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用的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其技术方案是:工具本体两端加工有螺纹,与井下钻柱相连;工具本体中间加工有凹槽,凹槽上加工有八条螺旋棱,两条扩孔切削棱、两条倒划眼切削棱和四条修磨棱;同一圆周的切削棱两两之间加工有燕尾槽开口;八条螺旋棱上都镶有切削齿。本实用新型可清除井下的微狗腿和小台阶,有效扩大井径,减少常规钻井过程中的划眼时间,并确保起下钻、电测、下套管等作业安全顺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下扩眼工具,特别是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深入,钻井作业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遇到具有膨胀性的页岩或具有蠕变性的软泥岩等其他易于缩径的地层时,经常会出现井眼缩径、井眼不规则导致的卡钻事故,或下套管环空窄小引起的套管下入困难等情况。常规方法只能在钻井过程中或起下钻时进行长时间的划眼操作,以达到去除缩径、修整井壁的目的,保证钻井及下套管作业顺利进行,但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综合成本较高。
随钻扩眼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展起来,但常规的扩眼器结构复杂,操作程序较难掌握。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可清除井下的微狗腿和小台阶,有效扩大井径,减少常规钻井过程中的划眼时间,并确保起下钻、电测、下套管等作业安全顺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是由工具本体、扩孔切削棱、倒划眼切削棱、修磨棱、切削齿等组成。其结构特征是:工具本体两端加工有螺纹,与井下钻柱相连;工具本体中间加工有凹槽,凹槽上加工有八条螺旋棱,扩孔切削棱和其中两条修磨棱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倒划眼切削棱和另外两条修磨棱也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两条扩孔切削棱和两条倒划眼切削棱对称分布,四条修磨棱两两对称;同一圆周的切削棱两两之间加工有燕尾槽开口;八条螺旋棱上都镶有切削齿。两条扩孔切削棱2与两条倒划眼切削棱3的形状相同,且最大外径大于修磨棱4的外径,整体通径小于所用钻头的通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扩大井径,减少常规钻井作业中的划眼时间,提高钻井作业的纯钻进时效;(2)可清除井下的微狗腿和小台阶,确保起下钻、电测、下套管等作业安全顺利;(3)双切削结构能够实现前扩孔和倒划眼,作业更加高效;(4)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大大节约了建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B—B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工具本体,2.扩孔切削棱,3.倒划眼切削棱,4.修磨棱,5.切削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是由工具本体1、扩孔切削棱2、倒划眼切削棱3、修磨棱4、切削齿5等组成。其结构特征是:工具本体 1两端加工有螺纹,与井下钻柱相连;工具本体中间加工有凹槽,凹槽上加工有八条螺旋棱,扩孔切削棱2和其中两条修磨棱4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倒划眼切削棱3和另外两条修磨棱4也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两条扩孔切削棱2和两条倒划眼切削棱3对称分布,四条修磨棱4两两对称;同一圆周的切削棱两两之间加工有燕尾槽开口;八条螺旋棱上都镶有切削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野战用伤员紧急转运充气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