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394.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祝效华;李佳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24 | 分类号: | E21B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路 固定 击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由上接头、脉冲元件和壳体等组成。上接头上端设有与其他管柱组合相连的母扣;脉冲元件内设有特殊流道;壳体下端设有与其他钻具组合或者钻头上方变扣相连的公扣。脉冲元件安装在壳体内部;上接头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且顶住壳体内的脉冲元件,防止脉冲元件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流体脉冲可以减少所在管串系统前行的摩擦力,从而改善轴向主动载荷的传递效率,提高系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柱减阻加压提速工具,特别是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
技术背景
在地热、非常规油气资源等的钻探、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开采经济效益,常常需要钻长度超过5000米或者7000米的弯曲井眼。钢制的弹性管柱在通过弯曲井眼时由于接触会产生很大的前行摩擦阻力,“躺在”弯曲段或者横直段的钢制弹性管柱其上百吨的自重也会导致很大的前行摩擦阻力。这些摩擦阻力通常依靠下压载荷或者垂直段钢制管柱的自重来克服。有时候弯段或者横直段长度过长,会出现主动载荷无法克服摩擦阻力的情况,此时无法继续施工作业。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使用基于改变平板阀或者旋转阀的开闭通道的减阻产品,但产品制造成本高(长度一般都在5米以上)、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阻工具,通过一种复杂流道产生水击,将管柱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从而降低前行摩擦力。特别提供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包括上接头、壳体、脉冲元件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上端设有与其他管柱相连的母扣,下端设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壳体与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壳体内设有脉冲元件的坐落台阶,下部设有与其他钻具组合相连的公扣;所述脉冲元件内开有特殊流道,特殊流道由入口、节流口A、回流通道、节流口B、水击压力腔、分流通道、节流口C、出口等组成。
所述的脉冲加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脉冲元件的钻井液入口面积为出口面积的1.2-2.5倍,入口和水击压力腔所在的圆为同心圆;回流通道、分流通道与节流口C,沿脉冲元件轴线呈对称分布。
所述脉冲加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脉冲元件内部流场表面采用渗碳、渗氮、渗硼,喷涂或覆焊有碳化钨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安装后无活动部件,结构紧凑,能在各种复杂地层正常工作。(2)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减少前行阻力,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环路固定流道的水击发生器的脉冲元件内部流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扣,2.上接头,3.密封圈,4.脉冲元件,5.台阶,6.壳体,7.公扣,8.入口,9.节流口A,10.回流通道,11.节流口B,12.水击压力腔,13.分流通道,14.节流口C,15.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拟自然气候的自动摊晒机
- 下一篇: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