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4491.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宋宏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源绿洲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钱红雪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菌剂 生产装置 搅拌叶 菌剂 氧气 本实用新型 生产成本低 搅拌效果 流动阻力 设备结构 生产效率 质量均匀 控制器 成品率 罐体 死角 生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设备结构简单,微生物菌剂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控制器能够控制罐体的氧气浓度,使得菌剂在适宜氧气浓度的条件下生长,提高了微生物菌剂产品质量;U型叶片、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的设置不仅克服物料较高的流动阻力,也能够提高搅拌效果,解决搅拌存在死角的问题,从而使得菌剂产品质量均匀、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剂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微生物菌液,将微生物培养基接种菌苗后,经过搅拌,并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氧气浓度,使菌种不断繁殖,菌种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并反应,但现有的设备对罐底的搅拌效果不是很好,存在搅拌死角,而且不能准确的控制罐体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这些对菌种的发酵存在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能够充分进行搅拌,解决搅拌存在死角的问题,从而使得菌剂产品质量均匀、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包括:
罐体;
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氧气口和氮气口;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顶部与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电机连接;
所述搅拌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U型叶片,所述U型叶片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槽,U型叶片的边缘均匀布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凹槽;
所述U型叶片之间的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在所述第二搅拌叶上方;
所述罐体一侧底部设置有产物出口,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罐体内顶部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氧气罐连接,所述氮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氮气罐连接;
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罐体由外向里依次包括外罐体、加热管和内罐体,所述加热管为螺旋加热管;
所述螺旋加热管的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连接有冷却加热装置;
所述冷却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连通到所述罐体内腔的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为L型,所述取样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搅拌叶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第二搅拌叶均包括轮毂及与所述轮毂连接的三个叶片,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叶片的上下表面对称固接切割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设备结构简单,微生物菌剂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控制器能够控制罐体的氧气浓度,使得菌剂在适宜氧气浓度的条件下生长,提高了微生物菌剂产品质量;U型叶片、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的设置不仅克服物料较高的流动阻力,也能够提高搅拌效果,解决搅拌存在死角的问题,从而使得菌剂产品质量均匀、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源绿洲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康源绿洲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4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乳糖酶生产设备
- 下一篇:混合菌剂发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