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面切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8505.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公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合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面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弧形刀片 切割机构 推进机构 切割 良品率 切割面 穿入 内周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面切割机构,包括本体和推进机构;所述本体设置有供带有弧形面的工件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周设置有弧形刀片,用于切割所述工件;所述弧形刀片随所述本体的运动而运动;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把所述工件推到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提高弧形面切割的自动化程度,而且,弧形面的切割面齐整无缺,有效提高产品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弧形面切割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平面切割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对于弧形面工件的切割工艺,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弧形面的工件的切割,可以分为手工切割和机械化切割。众所周知,手工切割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切割边沿起毛刺,导致后续还需要加入打磨工序。而在机械切割的自动化过程中,由于切割模具受力压缩,导致弧形面工件随之变扁,变形报废,降低良品率。因此,研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而又能保持弧形面工件原有形状的切割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弧形面切割机构。
一种弧形面切割机构,包括本体和推进机构;所述本体设置有供带有弧形面的工件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周设置有弧形刀片,用于切割所述工件;所述弧形刀片随所述本体的运动而运动;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把所述工件推到所述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置有上凹腔;所述下部设置有下凹腔;所述上凹腔和所述下凹腔均是半圆形凹腔,两者相对合并后形成所述通孔。
进一步说明,所述弧形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上凹腔和所述下凹腔内。
进一步说明,所述本体还包括下盖,所述第二刀片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盖下;所述下凹腔设置有下凹槽,所述第二刀片穿过所述下凹槽;所述下部相对所述下盖运动,使所述第二刀片突出或缩进所述下凹槽。
进一步说明,所述本体还包括上盖,所述第一刀片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上;所述上凹腔设置有上凹槽,所述第一刀片穿过所述上凹槽;所述上部相对所述上盖运动,使所述第一刀片突出或缩进所述上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气缸和推动柱;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推动柱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运动。
进一步说明,所述推进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推动柱的前端;所述限位板的外周长大于所述通孔的周长。
进一步说明,所述推进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一对套筒和一对支柱;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支柱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1、提高弧形面切割的自动化程度;2、弧形面的切割面齐整无缺,提高产品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本体1、通孔11、第二刀片122、上部13、套筒132、下部14、下凹腔141、下凹槽1411、支柱142、上盖15、下盖16、推进机构2、气缸21、推动柱22、限位板23、固定板24、工件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合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合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8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切割机的前后进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圆环槽的开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