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5272.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曾荣;周红涛;宫丽艳;杨淦光;陈维乔;王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D1/15 | 分类号: | B26D1/15;B26D7/01;B26D7/02;B26D7/06;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唐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分离装置 鲜玉米棒 出料端 苞叶 自动上料装置 切割装置 收集装置 玉米苞叶 自动分离 切尾 尾端 人工参与 生产效率 新鲜玉米 剥皮 生产成本 切割 剥离 玉米 保证 | ||
1.一种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自动上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的出料端连有曲面定向分离装置(3),所述曲面定向分离装置(3)的出料端连有尾端切割装置(4),所述尾端切割装置(4)的出料端连有玉米苞叶分离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定向分离装置(3)包括分离曲面(3.1)和分离斜面(3.2),所述分离曲面(3.1)固定在所述分离斜面(3.2)顶端,所述分离曲面(3.1)上开有进料口(3.3),所述分离斜面(3.2)底端设有燕尾形出料口(3.4),所述燕尾形出料口(3.4)与所述分离曲面(3.1)两端之间分别连有过渡挡板(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形出料口(3.4)包括两个出料口(3.41)和分别固定在所述出料口(3.41)两侧的四块分离侧向挡板(3.42),外侧的两块分离侧向挡板(3.42)的顶部与所述过渡挡板(3.5)固定连接,中间的两块分离侧向挡板(3.42)之间连有分离挡板(3.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切割装置(4)包括由横向传送轴(4.1)带动的横向传送带(4.2),所述横向传送带(4.2)的两侧分别设有横向传送带侧面挡板(4.3),所述横向传送带(4.2)一侧与同侧的所述横向传送带侧面挡板(4.3)之间设有玉米棒切尾刀片(4.4),且所述横向传送带(4.2)上设有玉米棒切尾压紧机构(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棒切尾压紧机构(4.5)包括位于所述横向传送带(4.2)上方的斜向夹板(4.51),所述斜向夹板(4.51)一侧连有压紧板(4.52),所述斜向夹板(4.51)与所述横向传送带侧面挡板(4.3)顶部连有斜向夹板支撑弹簧(4.53),所述压紧板(4.52)与所述横向传送带侧面挡板(4.3)顶部连有压紧板支撑弹簧(4.54),所述压紧板(4.52)位于所述玉米棒切尾刀片(4.4)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苞叶分离装置(5)包括多根并排的螺旋剥皮辊(5.1),相邻的所述螺旋剥皮辊(5.1)的旋转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曲面(3.1)为曲率半径为40~50cm、圆心角为160~180°的圆环曲面;所述过渡挡板(3.5)与水平面成45~50°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传送带(4.2)上间隔布置玉米棒挡板(4.6),相邻的所述玉米棒挡板(4.6)间距大于玉米棒最大直径,且所述横向传送带(4.2)倾斜布置,与竖直面夹角为7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包括玉米存储箱(2.1)和上料传送带(2.2),所述上料传送带(2.2)两侧设有上料传送夹板(2.3),所述上料传送带(2.2)上间隔布置有上料玉米棒挡板(2.4),所述曲面定向分离装置(3)沿所述上料传送带(2.2)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鲜玉米棒切尾与苞叶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苞叶分离装置(5)由四个所述螺旋剥皮辊(5.1)并排组成,所述螺旋剥皮辊(5.1)直径为60~70mm,相邻所述螺旋剥皮辊(5.1)间间隙为2~3mm,倾斜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5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无基材泡棉尺寸收缩的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胶制品的剪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