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箱式折叠电动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4944.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闫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春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99/00;G05D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24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箱 车体 前置 折叠收纳箱 车体框架 可折叠 折叠 折叠电动三轮车 行走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可折叠座椅 后行走轮 前驱动轮 铰接 下端 充电 室内 电动车车体 可拆卸连接 车载箱体 室内地面 杂物污染 电动车 上端 后车体 旅行箱 雨雪 室外 承载 配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箱式折叠电动三轮车。包括前置控制箱、车体折叠收纳箱、前驱动轮、可折叠座椅、后行走轮、可折叠车体框架及行走驱动装置,其中前置控制箱的底部设有两个前驱动轮,车体折叠收纳箱设置于前置控制箱的后侧、且下端与前置控制箱铰接,上端与前置控制箱可拆卸连接,可折叠车体框架的前端与车体折叠收纳箱的下端铰接,后端设有后行走轮,行走驱动装置设置于可折叠车体框架内,可折叠座椅设置于车体折叠收纳箱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折叠至旅行箱大小且折叠方便快捷,便于进入室内充电,由于本电动车车体配备了车载箱体,可承载折叠后车体进入室内充电,也可避免车体带来室外雨雪杂物污染室内地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箱式折叠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中大型电动车无法折叠,携带存放、充电不便,且无法进入室内,容易丢失。现有三轮电动车基本为前部一个转向轮,后两个动力轮,为后驱电动车,雨雪气候行走不稳定且容易打滑,年龄稍大的人群使用安全系数较低。又因没有自动遮雨棚,在室外风吹日晒,损伤车体使用寿命。现有履带走步结构电动车,其使用功能比较单一,如只能站立行走,不能座骑,存在不能折叠、稳定性不够、体积过大等问题。用户出行和健身需要准备代步三轮车和健身设备,比较繁琐,且需要花费很大的经济成本。因此,急需一种能行走且可健身的三轮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箱式折叠电动三轮车,以解决现有电动三轮车无法折叠存放,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箱式折叠电动三轮车,包括前置控制箱、车体折叠收纳箱、前驱动轮、可折叠座椅、后行走轮、可折叠车体框架及前轮驱动装置,其中前置控制箱的底部设有两个前驱动轮,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设置于所述前置控制箱的后侧、且下端与所述前置控制箱铰接,上端与所述前置控制箱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折叠车体框架的前端与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的下端铰接,后端设有后行走轮,所述前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可折叠车体框架内,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前驱动轮转动,所述可折叠座椅设置于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上,所述可折叠座椅、所述可折叠车体框架及所述后行走轮均可收纳于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后侧的凹槽内。
所述可折叠车体框架包括车体后框架和车体前框架,其中车体前框架的前端与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铰接,后端设有容置槽,所述车体后框架与所述容置槽滑动连接、且通过设置于所述车体前框架后端的车体框架锁紧装置锁紧,所述后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车体后框架的后端,所述车体后框架的前端设有可折叠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设置于所述车体后框架两侧的后轮传动链条与所述后行走轮连接。
所述前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前车轴传动变速齿轮箱,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于所述前置控制箱内的前车轴传动变速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前车轴传动变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与用于安装所述前驱动轮的前车轴连接。
车体前框架上设有后减震器收纳凹槽和用于定位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的车架卡槽,所述后减震器收纳凹槽内可滑动地设有后减震器,所述后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铰接。
所述的多功能箱式折叠电动三轮车,还包括履带行走装置,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及用于驱动所述履带转动的第二电机和履带传动装置,其中履带设置于所述车体折叠收纳箱内,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车体前框架内、且通过履带传动装置与所述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前轮驱动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春,未经闫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4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