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质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2760.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州市海克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体本体 回流槽 侧壁 顶壁 导流壁 肥水 本实用新型 镀锌钢板 基质槽 循环利用 种植基质 高坡度 通气性 一片式 倒U状 倒V状 聚酯 垂线 氟碳 基质 排出 同向 对称 缺氧 回收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质槽,包括槽体本体1,槽体本体1呈倒U状,槽体本体1包括顶壁2、侧壁3、导流壁4和回流槽5,槽体本体1关于顶壁2的中垂线对称,顶壁1从顶点向两侧斜下方延伸至侧壁3呈倒V状,槽体本体1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与槽体本体1走向同向的回流槽5,侧壁3与顶壁2和导流壁4的夹角分别呈104°~108°和121°~147°,侧壁3通过导流壁4与回流槽5相连,槽体本体1为一片式聚酯镀锌钢板或者氟碳镀锌钢板;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种植基质的通气性和基质中多余肥水以高坡度排出,避免因湿度较大造成的根部缺氧,同时肥水可完全回收至回流槽,再次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肥水成本,提高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蔬无土栽培种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质槽。
背景技术
基质栽培是指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其起源于无土栽培技术,是在作物周围的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时而使用的替代栽培技术,具有产量高、肥水控制好、节约耕地资源的优点,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已广泛使用。
目前,基质栽培存在三种方式,一是使用基质槽,二是土壤开沟,三是在土面表面修建水泥/砖头槽;后两种方法都涉及土方或土建工程,投入大、操作复杂,且装载装置不能移动,故基质槽装载基质被广泛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基质槽多采用PVC聚氯乙烯塑料材质制成的正U型为主,基质槽的底部为平面结构,回流槽均设置于基质槽的底部,故存在如下问题:(1)基质由于植物生长需要,常灌入大量水分或营养液,若回流槽内积水不及时排出,长期积聚水分,不利于营养液或水排出,容易造成基质槽底部肥水滞留,造成根部腐烂,设备腐蚀,更不利于肥水回收,甚至会造成植物的高盐度中毒,造成巨大损失;(2)PVC材质本身具有密度大、易折断、不耐氧化、易光解的缺陷,在夏季高温季节温室湿度较高,容易变形老化,影响使用,容易出现漏肥水泄露现象,且PVC在生产过程中多使用有毒的增塑剂(食品级PVC除外),这些有毒成分易分解进入肥水或基质,进而影响植物生长;(3)基质槽与回流槽经常需要进行热熔拼接,规格尺寸受限,经过长期使用极易造成接口漏液,不仅造成肥水浪费,更会严重污染环境;(4)基质槽仅能设置于支架上,不能空中立体使用,占用面积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质槽,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降低成本,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节能环保,提高经济价值,可根据实际需求实时生产,适用于工业化一体式生产制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质槽,包括槽体本体,所述槽体本体呈倒U状,槽体本体包括顶壁、侧壁、导流壁和回流槽,所述顶壁从顶点向两侧斜下方延伸至侧壁,槽体本体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与槽体本体走向同向的回流槽,侧壁通过导流壁与回流槽相连,所述侧壁与顶壁和导流壁的夹角分别呈104°~108°和121°~126°;
优选地,所述回流槽呈1‰~10‰坡度设置,所述回流槽一端密封,另一端呈开口,所述回流槽密封端高于开口端;
优选地,所述槽体顶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
优选地,所述槽体本体关于顶壁的中垂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回流槽的外壁设置翻边;
优选地,所述回流槽外侧设置有若干固定钩;
优选地,还包括落蔓钩,所述落蔓钩呈倒U形两端向上呈钩状,设置于槽体本体上与基质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落蔓钩呈正U形,设置于回流槽两侧与基质相对对应;
优选地,所述槽体本体的材质为聚酯镀锌钢板或氟碳镀锌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州市海克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滕州市海克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2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