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2036.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1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仲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具 模具结构 下端 上固定槽 固定螺栓 下固定槽 固定杆 连接杆 连接孔 下模具 模片 模具 螺帽 本实用新型 紧密贴合 内部设置 限位作用 后模具 上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连接杆和模型,所述上模具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上固定槽,且上模具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上模具的下端安装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下端和模片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模片的内部,所述模块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螺帽,且模块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模型固定于固定杆的下端。该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设置有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当上模具与下模具结合时,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能够紧密贴合,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连接孔的设置,能够调节结合后模具的位置关系,使模具的位置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从而对模具起到限位作用,大大提高了该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市场上的模具不便于贴合夹紧,经常出现固定不紧的状况,并且更换比较麻烦,两块模具的位置容易出现偏离,不能进行位置限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新型配块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模具不便于贴合夹紧,经常出现固定不紧的状况,并且更换比较麻烦,两块模具的位置容易出现偏离,不能进行位置限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连接杆和模型,所述上模具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上固定槽,且上模具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上模具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端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螺帽,且第一螺帽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上模具的下端安装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下端和模片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模片的内部,所述模片的下端设置有模槽,且模槽的下端固定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下固定槽,所述上模具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内侧设置有模孔,所述模孔的内部设置有模块,且模块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模块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螺帽,且模块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模型固定于固定杆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与上固定槽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上固定槽的结构为U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贯穿于固定块和垫片、第一螺帽的内部,且垫片与固定块和第一螺帽之间紧密相贴。
优选的,所述模片通过固定螺栓与上模具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模片与连接杆之间构成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片与模槽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且模片与模槽的外形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模块贯穿于模孔的内部,且模块的结构为楔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设置有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当上模具与下模具结合时,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能够紧密贴合,U形结构的固定槽能够使得夹紧装置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夹紧固定,第一螺帽通过第一螺栓能够将固定块和垫片进行固定,防止固定块从上模具上滑落,固定块能够对模孔内的模块进行卡合,防止模块在模孔中连接不稳,垫片安装于固定块和第一螺帽之间,能够使第一螺帽对固定块固定更紧密,模片通过固定螺栓与上模具之间能够自由更换,使得模片的更换更佳方便,连接杆与模片之间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杆对模片具有支撑作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结合,能够使模片放置在模槽内部,对模具进行塑性,从而塑造出所需的物体,楔形结构的模块能够方便放置在模孔的内部,第二螺帽通过第二螺栓的贯穿,能够对固定杆和模型起到固定作用,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连接孔的设置,能够调节结合后模具的位置关系,使模具的位置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从而对模具起到限位作用,大大提高了该种新型配块模具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2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五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