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操控显示手机与固定电话互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807.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3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孟祥飞;刘伟杰;乔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M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电话 互联器 手机 接插孔 计算机操控 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 电路板电路 计算机软件 互相连接 数据处理 计算机应用 前面板 散热窗 互连 机箱 电话线 电路 通讯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操控显示手机与固定电话互联器,主要结构包括机箱、前面板、散热窗、顶板、电路板电路、计算机接插孔、电话线接插孔、固定电话接插孔,是针对手机、固定电话和计算机应用的局限性而进行的设计,此互联器采用机械、电路相结合的设计,并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使手机与固定电话和计算机互相连接、功能互补、信息互用、技术扩展,可在日常通讯、信息互连、数据处理中应用,是先进的手机、固定电话、计算机互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操控显示手机与固定电话互联器,属通讯、信息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是无线通讯最常用的电子产品,随时随地皆可操作使用;固定电话以其固有功能在办公环境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以其方便迅捷的操作优势在办公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但在同一地点同时操作有许多不便 ,如何使手机、固定电话、计算机三者连为一体,在通信中发挥各自优势服务特定环境、实现功能技术拓展,是一项新技术,此技术还在科学研究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设计一种计算机操控显示、手机与固定电话的互联器,采用机箱与集成电路相结合的设计,实现计算机操控手机或固定电话拨号,由固定电话接听,同时计算机显示记录固定电话或手机的来电信息,计算机操控手机短信发送与显示记录短信接收,以实现固定电话接听手机来电,为办公提供方便的通信条件。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机箱、前面板、散热窗、顶板、计算机接插孔、电话线接插孔、固定电话接插孔、电路板;
机箱呈矩形,机箱的前部为前面板、顶部为顶板;在前面板上设有指示灯;在前面板的左部设有第一散热窗、右部设有第二散热窗;在顶板上设有计算机接插孔、电话线接插孔、固定电话接插孔;在机箱的内部设有电路板。
所述的电路板电路为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由串口控制电路IC1、微计算机控制电路IC2、摘挂机控制电路IC3、来电显示电路IC4、指示电路IC5、蓝牙电路IC6、语音转换电路IC7、信道切换电路IC8、振荡电路IC9组成,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手机办公应用场合的局限性,针对固定电话通信、计算机操作显示方面的优势,设计计算机操控显示手机与固定电话的互联器,此互联器采用机械、电子相结合的设计,并与计算机程序相结合,使计算机与固定电话、手机相连接,形成独特功能,可在办公通信中应用,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操控、手机和固定电话互联器。
附图说明
图1、互联器整体结构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电路板电路原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机箱,2、前面板,3、第一散热窗,4、第二散热窗,5、顶板,6、计算机接插孔,7、电话线接插孔,8、固定电话接插孔,9、指示灯,10、电路板。
IC1、串口控制电路,IC2、微计算机控制电路,IC3、摘挂机判断电路,IC4、来电显示电路,IC5、指示电路,IC6、蓝牙电路,IC7、语音转换电路,IC8、信道切换电路,IC9、 振荡电路。
R、电阻,C、电容,U、芯片,VCC、电源端,GND、接地端,Y、震荡晶体,D、二极管,Q、三极管,S、开关,J、继电器,L、电感,P、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为互联器整体结构图,各部位置、连接关系要正确,安装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3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