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回转筒的水利灌溉用软管收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8934.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0 | 分类号: | B65H54/20;B65H54/28;B65H54/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43002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绳 支撑套 下端 支腿 本实用新型 缓冲弹簧 活动限位 抗震性能 软管收取 水利灌溉 软管 滑动套 回转筒 底座 搬运 方便装置 缓冲机构 连接固定 左右滑动 平摊 支撑 滚轮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回转筒的水利灌溉用软管收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支腿下端滑动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将支撑套与支腿连接固定,这种缓冲机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震性能,所述支撑套下端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搬运,抗震性能好,所述收绳辊上滑动套设有活动限位盘,活动限位盘可以沿着收绳辊左右滑动,这样就能对收绳辊的收绳区域进行划分,进而方便收取多个软管,能使得软管均匀平摊在收绳辊上,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回转筒的水利灌溉用软管收取装置。
背景技术
实践中,扁平状的柔性软管(滴灌软带PE管)在农业灌溉或者城市草地、绿地等输水的优点非常明显,软带不但易运输,易收纳,输水作用也是明显强于硬质水管。因为柔性软管是卷曲的,铺设时需要整体拉开铺设,回收时需要一点一点的卷起回收,以备下次使用。但是,如果铺设距离很长,则人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经常造成柔性软管正反不一,输水效果很不理想,使用完成后回收更是困难,有些软管会带有很多泥土和杂物,回收后形成很难理清的一堆,另外现有的装置只能收取一种软管,实用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提供一种基于回转筒的水利灌溉用软管收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回转筒的水利灌溉用软管收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回转筒的水利灌溉用软管收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支腿下端滑动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将支撑套与支腿连接固定,这种缓冲机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震性能,所述支撑套下端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所述底座左上端设有一号支撑板,所述底座右上端设有二号支撑板,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之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左端穿过一号支撑板,并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收绳辊,收绳辊左右两端设有限位挡边,所述收绳辊上滑动套设有活动限位盘,活动限位盘可以沿着收绳辊左右滑动,这样就能对收绳辊的收绳区域进行划分,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回转筒,回转筒外侧设有回转槽,所述回转筒左右两端通过传动轴与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转动连接,右侧的传动轴穿过二号支撑板,并且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回转筒外侧套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设有与回转筒相配合的滑动穿孔,滑动穿孔内侧设有与回转槽相配合的驱动块,所述矩形框上端两侧对称设有信号接收端,所述活动限位盘外侧设有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信号发射端发出的信号,在使用装置时,根据不同管子的长度设定活动限位盘之间的间距,然后将矩形框设置在两个活动限位盘之间,驱动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收绳辊转动,进而实现对软管的收取,将软管穿过固定环,此时在传动电机的驱动下,回转筒上的回转槽通过驱动块带动矩形框左右移动,当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发射端发出的信号时,传动电机反向转动,进而使得矩形框反向运动,进而使得固定环带动软管左右运动,这样就能使得软管均匀平摊在收绳辊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限位盘侧面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配合设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外端设有手柄,通过手柄旋转限位螺杆,进而使得限位螺杆与收绳辊相抵,进而实现活动限位盘位置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传动电机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绳辊上方设有遮挡板,遮挡板下端两侧通过支撑杆与一号支撑板、二号支撑板连接固定,遮挡板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软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8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机
- 下一篇:成缆机收缆装置及其成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