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8207.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苑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易航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00;F24H9/06;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0715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出口 空气能热泵 风机保护 连接凹槽 散热凹槽 风机 铜管 折弯 焊接连接方式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背面安装 机体内部 减震弹簧 冷水入口 内部安装 内部零件 柔性焊接 上端固定 使用寿命 系统冷媒 运输过程 上端 故障率 滑动盖 减震区 耐用性 散热孔 排出 拉扯 背面 泄露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包括机体、电路板和热水出口,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的上端连接有风机保护架,所述减震区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热水出口设置于机体的右侧,且热水出口的右侧包裹有折弯铜管,所述机体的背面安装有散热凹槽区,且散热凹槽区的背面连接有滑动盖。该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风机保护架可以保护风机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的震动拉扯而造成损坏,使风机耐用性增强,可以将热水出口和冷水入口分别与折弯铜管柔性焊接起来,这种焊接连接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系统冷媒泄露故障率,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内部零件运行产生的热量可以从散热孔排出,降低机体内部零件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能全天24小时大水量、高水压、恒温提供全家不同热水需求,同时又能消耗最少的能源完成上述要求的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只要有空气,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就可以24小时全天候承压运行,具有高安全、高节能、寿命长、不排放毒气等诸多优点,与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热水器相比,热泵热水器是热效率最高的热水器。
市场上的空气能热泵进出水口与外接水管之间通常采用弯头连接焊接,这种焊接方式容易导致冷媒泄露,也使空气能热泵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震动的拉扯造成连接处损坏,风机周围没有装有保护装置,使风机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磕碰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空气能热泵进出水口与外接水管之间通常采用弯头连接焊接,这种焊接方式容易导致冷媒泄露,也使空气能热泵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震动的拉扯造成连接处损坏,风机周围没有装有保护装置,使风机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磕碰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空气能热泵,包括机体、电路板和热水出口,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的上端连接有风机保护架,所述风机保护架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机体内部的上方,且电路板的下端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内侧连接有换热器,且换热器的下端安置有减震区,所述减震区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热水出口设置于机体的右侧,且热水出口的右侧包裹有折弯铜管,所述折弯铜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热水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冷水入口,所述机体的下端固定有连接底座,且机体的外侧设置有翅片蒸发器,所述机体的背面安装有散热凹槽区,且散热凹槽区的背面连接有滑动盖,所述散热凹槽区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机体通过连接凹槽与风机保护架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凹槽与风机保护架之间的尺寸相吻合,而且机体与风机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共有14个,且每7个减震弹簧与减震区通过焊接构成固定连接,而且减震弹簧关于减震区的内部呈一个平面排列。
优选的,所述热水出口与折弯铜管为焊接,且折弯铜管的左侧和上端分别包裹于热水出口的右侧和连接水管的下端,而且热水出口与冷水入口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散热凹槽区与滑动盖构成滑动结构,且散热凹槽区与滑动盖为一组,共有两组,而且两组之间关于机体的中心线互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为矩形形状,且散热孔与散热凹槽区构成一体成型结构,而且散热孔之间关于散热凹槽区的内部互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易航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保定易航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8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煤矿通风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致冷技术的热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