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6103.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英;葛坤;魏鑫;迟恩俊;杜静;李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管 增殖放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船舷 伸缩支腿 底面 船舶 可伸缩连接 放流装置 工作效率 海洋环境 时间成本 倾斜状 海洋 干舷 架板 成活率 船体 增殖 保证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包括撒苗槽Ⅰ、撒苗槽Ⅱ以及撒苗槽Ⅲ,所述撒苗槽Ⅰ与撒苗槽Ⅲ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撒苗槽Ⅱ的两端;所述撒苗槽Ⅰ底面设置有与船舷可拆卸连接的架板;所述撒苗槽Ⅱ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撒苗槽Ⅱ与船舷夹角的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螺栓管I和与螺栓管I相配合的螺栓管Ⅱ,所述螺栓管I与螺栓管Ⅱ可伸缩连接;所述撒苗槽Ⅰ、撒苗槽Ⅱ以及撒苗槽Ⅲ形成的放流通道呈倾斜状。本实用新型解决放流装置适用于不同干舷高度的船舶使用,可根据放流时海洋环境放置于船舶任一舷,保证苗钟成活率,保护船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增殖放流的实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
背景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优化渔业资源结构,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有效措施之一。增殖放流装置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苗种从放流船舶向海域投放。现有的一种船用连续式增殖放流装置,放置于船舶甲板上,可根据船体的高低任意调节高度,但对船舶要求较高,如船舷开口位置、甲板空间等。
海洋增殖放流的载体为不同类型的船舶,船舶的干舷高度不一,放流时的海洋环境不确定,而一般的放流装置只能放置于指定放流船舶上,甚至放置于指定船舷甲板上,不能满足不同船舶的任一舷,放流过程中也存在苗体成活率、划伤船体、放流人员安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可拆装固定于船舷上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包括:撒苗槽Ⅰ、撒苗槽Ⅱ以及撒苗槽Ⅲ,所述撒苗槽Ⅰ与撒苗槽Ⅲ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撒苗槽Ⅱ的两端;
所述撒苗槽Ⅰ底面设置有与船舷可拆卸连接的架板;
所述撒苗槽Ⅱ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撒苗槽Ⅱ与船舷夹角的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螺栓管I和与螺栓管I相配合的螺栓管Ⅱ,所述螺栓管I与螺栓管Ⅱ可伸缩连接;
所述撒苗槽Ⅰ、撒苗槽Ⅱ以及撒苗槽Ⅲ形成的放流通道呈倾斜状。
所述撒苗槽Ⅰ通过架板和螺栓固定于船舷边上,架板通过螺栓夹紧船舷,稳定撒苗槽Ⅰ,站在舷内可向撒苗槽Ⅰ内倒入幼苗,或由机器自动倒入。
所述撒苗槽Ⅱ依靠伸缩支腿,架靠于船舷外侧,导入幼苗入海。
所述撒苗槽Ⅲ可根据增殖放流船舶的干舷高度适当选用,延长导流距离,导入幼苗入海。
通过调节伸缩支腿的长短,可调节撒苗槽Ⅱ和船舷的夹角,稳定撒苗槽Ⅱ。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Ⅰ与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防止增殖放流装置划伤船体表面。
进一步,所述伸缩支腿的螺栓管Ⅱ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球,防止增殖放流装置划伤船体表面。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Ⅰ与撒苗槽Ⅲ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撒苗槽Ⅱ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Ⅰ底面设置有与船舷螺栓连接的架板。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Ⅱ底面焊接有伸缩支腿的螺栓管I。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Ⅱ与撒苗槽Ⅲ的两侧还可拆卸设置有若干缓冲幼苗放流速度的软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6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摇蜜机
- 下一篇:一种蟹类病害的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