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水稻育苗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586.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3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王云鹏;魏益凡;历艳志;孟卫隆;张安星;邢少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9/029;A01C7/00;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传送带 播种机构 传送辊 育苗盒 本实用新型 育苗生产线 小型水稻 转轴 焊接方式 加固机构 卡合方式 嵌入方式 外部设置 育苗设备 育苗效率 自然方式 套合 育苗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稻育苗生产线,包括:育苗盒、本体、加固机构;传送辊及转轴安装在本体的内部中间,且传送辊及转轴与本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传送辊的外部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辊与传送带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传送带的上部放置有育苗盒,且传送带与育苗盒通过自然方式相连接;播种机构及托盘安装在本体的上部前端,且播种机构通过托盘与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播种机构安装在托盘的上部,且播种机构与托盘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育苗效率高,且育苗时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稻育苗生产线。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水稻育苗生产线普遍存在结构单一,育苗效率低,且育苗时操作繁琐的问题,在实际的育苗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育苗效率高,且育苗时操作简单快捷的小型水稻育苗生产线,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水稻育苗生产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单一,育苗效率低,且育苗时操作繁琐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小型水稻育苗生产线,包括:育苗盒、本体、加固机构、播种机构、托盘、滴灌头、支撑柱、水箱、开关、水管、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电机座、电机、托板、支撑腿、传送辊、传送带、转轴、振动电机、投放管体和振动辊;所述传送辊及转轴安装在本体的内部中间,且传送辊及转轴与本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传送辊的外部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辊与传送带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上部放置有育苗盒,且传送带与育苗盒通过自然方式相连接;所述播种机构及托盘安装在本体的上部前端,且播种机构通过托盘与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播种机构安装在托盘的上部,且播种机构与托盘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播种机构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振动辊,且播种机构与振动辊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振动辊的一侧播种机构的外侧安装有振动电机,且振动辊通过播种机构与振动电机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播种机构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投放管体,且播种机构与投放管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加固机构安装在本体的两端下部,且加固机构与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两侧中间设置有支撑柱,且本体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侧上部安装有水箱,且支撑柱与水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水管,且水箱与水管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水管的一侧中间开设有开关,且水管与开关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水管的底部安装有滴灌头,且水管与滴灌头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两侧下部安装有支撑腿,且本体与支撑腿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托板安装在本体的底部后端,且托板与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托板的一侧上部安装有电机座,且托板与电机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机座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座与电机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的前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皮带轮,且电机通过电机轴与第二皮带轮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设置有皮带,且第二皮带轮与皮带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轮安装在传送辊的外部,且皮带轮与传送辊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辊剖视呈圆形状结构设置,且振动辊为塑制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
优选的,所述投放管体为圆形状结构呈阵列状设置有多组,且投放管体为拆解式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辊为圆形状的塑制实心体结构设置,且传送辊呈横向阵列状设置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前视为U形状结构设置有四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