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2906.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申京;郭昊;赵豫京;赵景隆;李路远;周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网络通信 本实用新型 控制电路 实时检测 三极管 散热 制热 制冷 温度比较电路 温度检测电路 运算放大器 单元电路 电压控制 驱动电路 热敏电阻 设备运行 依次连接 电压差 发射极 导通 冷热 折点 截止 转换 转化 | ||
1.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包括光网络通信设备、散热箱、TEC制冷片,所述光网络通信设备、TEC制冷片置于散热箱内,其特征在于,TEC制冷片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比较电路、TEC制冷片冷热及速率驱动电路;
所述TEC制冷片冷热及速率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1,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均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TEC制冷片H1的引脚1,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3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TEC制冷片H1的引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置于散热箱顶部的热敏电阻RT1、散热箱后侧面的热敏电阻RT2,热敏电阻RT2的一端连接地,热敏电阻RT2的另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T1的一端,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接地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池BT1的正极,电池BT1的负极连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为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温度比较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R2,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上端,电位器RP1的可调端和下端连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29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屏蔽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