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洞测试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1223.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刚;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海龙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挡板 驱动装置 一端设置 测试区 测试装置 风洞测试 辅助装置 柜体内部 中间设置 安装架 出风管 进风口 进水管 柜体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柜体外表面 活动连接有 温度传感器 回形水管 内部设置 散热风扇 水箱内部 出风口 出水管 导风板 活动门 散热性 上表面 透气孔 制冷器 处理器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洞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柜体、驱动装置和测试装置,柜体内部中间设置有挡板,挡板左侧下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表面和柜体左侧底部设置有透气孔,柜体内部下方设置有水箱,水箱内部下方中间设置有制冷器,水箱右侧设置有水泵,水箱左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回形水管,水箱右上方设置有出水管,驱动装置上表面设置有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柜体外表面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扇;挡板右侧设置有测试区,测试区上方和右侧设置有导风板,测试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测试区左上方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内部设置有鼓风机,通过此装置能够解决驱动装置散热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洞测试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风洞测试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风洞测试装置由洞体、驱动装置和测试装置组成,随着近年云端科技的兴起,其导致驱动装置的功能日新月异,然而上述的驱动装置在工作状态时,其会产生热能,而该热能会导致驱动装置处理速度减缓,更有甚者,热能会使得驱动装置产生毁损的状况;有鉴于此,驱动装置的散热效果就强烈地被要求,但是现有的驱动装置散热效果差。
因此,拥有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风洞测试辅助装置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洞测试辅助装置问题,问题如下:
风洞测试辅助装置中的驱动装置散热效果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风洞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柜体、驱动装置和测试装置,所述的柜体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的柜体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架的一端,所述的安装架另一端与柜体内表面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架表面和柜体左侧底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的柜体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的水箱内部下方中间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的水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的水箱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的一端,所述的进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回形水管的一端,所述的回形水管设置于柜体内表面左侧、上侧和挡板左侧,所述的回形水管贯穿安装架两侧设置,所述的水箱右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的出水管另一端与回形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水管设置于安装架下方,所述的安装架上表面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右侧设置有电源,所述的电源与安装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处理器设置于温度传感器左侧,所述的柜体外表面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的活动门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的挡板右侧设置有测试区,所述的测试区上方和右侧设置有导风板,所述的导风板与柜体内表面上侧和右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测试区内部右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的测试装置一端与导风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测试装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的一端,所述的出风管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测试区左上方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贯穿柜体外表面设置,所述的进风口内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的进风口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柜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源与控制面板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通过处理器与驱动装置、散热风扇和鼓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与水泵和制冷器电性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测试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将活动门打开。
优选的,所述的轮子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销,便于将柜体固定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海龙,未经郑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1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