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7246.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0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新章;黄红波;谭钢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 |
代理公司: | 湖南湘和律师事务所 43219 | 代理人: | 刘灏兵;何剑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超声 探头 消毒器 | ||
一种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包括消毒器本体、本体固定架、探头固定架、消毒器支撑杆;消毒器本体包括罩体、深紫外线光源,罩体设有开口且开口的方向朝下,开口的大小适合探头进出罩体,罩体的内空间大小适合放置深紫外线光源和探头,且使探头置入后不会与罩体内壁及深紫外线光源接触,深紫外线光源安装在罩体的内表面且为多点式分布;消毒器支撑杆竖直设置;本体固定架的一端与消毒器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消毒器支撑杆连接;探头固定架的一端用于固定探头,另一端与消毒器支撑杆连接且位于本体固定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尘、对医护人员安全无副作用、全方位无死角消毒、不会损坏探头、整体可拆卸、结构简单、成本低、消毒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探头消毒器,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
背景技术
医用探头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及治疗设备中,尤其是在超声诊断设备中,超声探头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检查过程中,超声探头通过耦合剂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是具有较高污染与传染风险的部件。对探头进行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消毒,是每一位患者接受检查前必不可少的步骤。
深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00纳米至350纳米之间的紫外线,在医学领域波长在240纳米至280纳米的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
深紫外线光源是指在电能驱动下产生深紫外线的设备,现实生活中此类设备非常常见,例如,通电的LED灯在PLC控制器或MCU控制器等组件控制下可产生深紫外线。
深紫外线光源是指在电能驱动下产生深紫外线的发光体,现有技术中多为在PLC控制器或MCU控制器控制下,由电能驱动的产生深紫外线的LED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将B超探头直接放置在滤光镜片上,且只在消毒器的底端设置紫外线发生装置进行深紫外线消毒的B超探头消毒器,上述利用紫外线光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的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将B超探头直接放置在滤光镜片上,容易造成B超探头的损坏及滤光镜片的破碎;(2)此外B超探头与消毒器直接接触,存在滤光镜片污染,降低透光率,降低消毒效果;(3)消毒组件中的紫外线发生装置位于所述探头消毒仓内底部,且紫外线照射的方向单一,消毒杀菌的区域有限,无法全方位无死角消毒;(4)消毒器开口朝上,容易造成灰尘的堆积,降低消毒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其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包括消毒器本体、本体固定架、探头固定架、消毒器支撑杆;所述消毒器本体包括罩体、深紫外线光源,所述罩体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方向朝下,所述开口的大小适合探头进出罩体,所述罩体的内空间大小适合放置深紫外线光源和探头,且能够使探头置入后不会与罩体内壁及深紫外线光源接触,所述深紫外线光源安装在所述罩体的内表面且为多点式分布,所述深紫外线光源的分布能够实现探头置入罩体后,探头全方位无死角接受到深紫外线照射;所述消毒器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本体固定架的一端与消毒器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消毒器支撑杆连接;所述探头固定架的一端用于固定探头,另一端与所述消毒器支撑杆连接且位于所述本体固定架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所述罩体包括内罩、外罩,所述内罩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部且两者之间存在空间,所述深紫外线光源安装在所述内罩的内表面,所述内罩、外罩上均设有所述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器的线路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内罩、外罩的形状为碗状,所述深紫外线光源为5个,其中一个分布在碗底,另外4个分布在碗壁中部的同一个水平面上且相互之间间隔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内罩、外罩的形状为筒状,所述罩体的下端全开口,外罩与内罩之间采用可拆卸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所述深紫外线光源分布在内罩的筒底和筒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7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
- 下一篇:高功率脊波导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