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加速管微波参数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7043.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3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京鹤;杨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H7/02 | 分类号: | H05H7/02;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装置 调谐设备 台架 矩阵 调谐系统 竖直轨道 微波参数 移动模块 固定孔 加速管 滑轨 射频 本实用新型 滑轨滑动 滑动 台面 脚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加速管微波参数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台架和调谐系统;所述台架包括台面、框架和脚轮,所述台面上设有固定孔矩阵;所述调谐系统包括第一滑轨,以及能够沿第一滑轨滑动的调谐设备移动模块;所述第一滑轨通过所述固定孔矩阵固定在台架上;所述调谐设备移动模块上设有第一竖直轨道,以及能够沿第一竖直轨道滑动的调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加速管微波参数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射频直线加速器领域,射频直线加速器的加速结构按设计初步加工后,由于加工精度及加工误差的影响,通常需要对不满足参数要求的加速结构进行精细调谐。与此同时,初步加工后加速结构参数的确定以及加速结构的精细调谐还涉及到微波参数的测量。
具体来说,对于加速结构的调谐,可能会涉及加速腔或耦合器的精细调谐;而对于微波参数的测量,则可能会涉及单一加速腔、加速腔链或整体射频加速管的测量。
对于上述加速结构调谐和微波参数测量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国内外目前均采用截然分开的手动操作方式,操作精度低,一致性差,不利于射频直线加速器加速结构的精细调谐和微波参数的准确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射频直线加速器在初步加工后,其加速结构调谐、微波参数测量中存在的操作精度低,一致性差等问题,实现射频直线加速器加速结构的精细调谐、微波参数的准确测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加速管微波参数调节装置。
该调节装置包括台架和调谐系统;所述台架包括台面、框架和脚轮,所述台面上设有固定孔矩阵;所述调谐系统包括第一滑轨,以及能够沿第一滑轨滑动的调谐设备移动模块;所述第一滑轨通过所述固定孔矩阵固定在台架上;所述调谐设备移动模块上设有第一竖直轨道,以及能够沿第一竖直轨道滑动的调谐设备。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谐设备可以包括调谐螺钉、调谐旋钮、设有长槽孔的横梁、以及以螺栓固定在所述长槽孔上的立板;所述调谐螺钉具有两段螺纹结构,靠近调谐螺钉帽的一段为第一螺纹结构,远离调谐螺钉帽的一段为第二螺纹结构,第一螺纹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螺纹结构的径向尺寸;所述调谐旋钮为两端带有凸缘的圆柱体,其轴心设有与调谐螺钉相配合的贯穿调谐螺孔;所述立板上设有圆孔;所述调谐旋钮嵌入立板上的圆孔,并通过两端的凸缘卡在该圆孔处。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直轨道上部设置用于驱动调谐设备上下滑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台面采用整块铝板加工而成。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该调节装置还包括探针测量系统,所述探针测量系统包括第二滑轨、探针移动模块、探针模块、V型槽模块;所述第二滑轨通过所述固定孔矩阵固定在台架上,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相平行;所述探针移动模块包括第一探针移动模块和第二探针移动模块,二者均能够沿第二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探针移动模块和第二探针移动模块上分别设有第二竖直轨道和第三竖直轨道;所述探针模块包括第一探针模块和第二探针模块,第一探针模块和第二探针模块分别设置在第二竖直轨道和第三竖直轨道上,且均能沿相应的竖直轨道滑动;所述V型槽模块为2块以上,均设置在第一探针移动模块与第二探针移动模块之间的第二滑轨上,并能够沿第二滑轨滑动。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探针移动模块和第二探针移动模块在第二滑轨上的滑动采用步进电机驱动。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该调节装置还包括非谐振微扰测量系统,所述非谐振微扰测量系统包括第四竖直轨道和第五竖直轨道;所述第四竖直轨道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上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为主动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为从动滑轮;所述主动滑轮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五竖直轨道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上设有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均为从动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以及第三滑轮与第四滑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非谐振微扰测量系统还包括测量线和固定在测量线上的微扰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7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耦合型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PET基材低温焊接线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