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4395.1 | 申请日: | 201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贺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朗伯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检测机 检测夹具 中间模板 后车灯 车灯 底板 检漏感应器 惰性气体 数据显示器 立柱 本实用新型 底板上表面 铰链连接板 结构合理化 承重能力 工作效率 加压气缸 支撑隔板 承重杆 检漏器 支撑板 支撑柱 检漏 底座 承载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中间模板,顶板上设有数据显示器,数据显示器与顶板之间设有支撑隔板,顶板与中间模板之间设有检漏支撑板以及多个立柱,顶板下设有承重杆,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之间设有铰链连接板,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与中间模板之间设有检漏器底座,中间模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柱,底板上表面设有加压气缸,本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通过将结构合理化设置,避免了人力浪费的同时,也大大的加强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以及承载承重能力,适合大范围生产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车灯就是指车辆上的灯具。组合前照灯在整辆车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组合前照灯按照光源可分为:卤钨灯、氙气灯,按照功能可分远光灯、近光灯、前转向灯、前位灯(表明车辆存在的位置灯)。目前雾灯国家法规未强制要求,可选配。组合尾灯在整辆车的后部,主要是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后车灯一般由后位灯、倒车灯、制动灯、后雾灯、后转向灯,和回复反射器组成。转向信号灯用来向其它道路使用者表示左转或者右转向的灯具。法规要求为琥珀色。牌照灯它主要是照明车牌,使人们在黑夜中辨别车辆牌照。
而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灯气密性检测技术也开始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汽车生产中的车灯大多基于焊接生产,由于汽车的车灯是暴露于汽车车身之外的部件,导致其在下雨和洗车时会受到大量水的覆盖,为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这就对车灯的密闭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用于车灯气密性检验都是基于人工在生产焊接时人为的去控制和目测一下,这样的在质量要求提高后就无法满足需要了,无法全部检测出不合格的产品,导致整体成品率的下降,同时逐一的检测也非常浪费人力成本,而且由于传统结构的不稳定性,往往导致其承重负载能力较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力浪费、承载力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中间模板,所述顶板上设有数据显示器,所述数据显示器上设有数据显示调节旋钮以及气体控制旋钮,所述数据显示器表面设有开关,所述数据显示器与顶板之间设有支撑隔板,所述顶板与中间模板之间设有检漏支撑板以及多个立柱,所述顶板下设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中间模板之间设有车灯放置槽,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所述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之间设有铰链连接板,所述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与中间模板之间设有检漏器底座,所述中间模板上表面设有压力传送管,所述中间模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加压气缸。
优选的,所述数据显示调节旋钮以及气体控制旋钮在数据显示器上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目不少于四个,且在所述顶板与中间模板之间呈均匀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的数目为两个,且在立柱之间呈前后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目不少于两个,且在中间模板与底板之间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压气缸与底板通过螺母紧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车灯气密检测机的后车灯检测夹具,通过将结构合理化设置,通过在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并通惰性气体检漏感应器与检漏器底座的配合作用来提高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功能,进而解决了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朗伯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朗伯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4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气密试验机
- 下一篇:中空汽车配件水检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