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9347.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9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华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95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石墨片 散热孔 灯条基板 背光模组 螺纹通孔 散热性好 穿孔 背板 导出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导热胶带 顶部边缘 贯通连接 均匀开设 散热效果 贴合设置 对称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顶部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内均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石墨片,凹槽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与凹槽贯通连接,所述石墨片位于散热孔一侧对称设有两个螺纹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上与螺纹通孔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穿孔,且穿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内侧均设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灯条基板与若干个安装在灯条基板上的LED灯珠,灯条基板一侧与石墨片贴合设置,且通过导热胶带与石墨片固定,LED灯条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石墨片,再将热量从散热孔导出至外部,改善了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属于背光模组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所谓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用超小型钨丝灯作为飞机仪表的背光源,这是背光源发展的初始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背光源的散热即将灯条产生的热传导至背板中,由于灯条是电路板,而背板是金属,中间只能使用绝缘的材料进行散热,传统的散热方式是使用各种胶带,主要有3M的8805,8810系列,寺冈的7090型号,但随着背光源尺寸的增大,对亮度的提高带来LED的功率也愈加提高,导致散热也愈加成为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通过设置石墨片,且灯条基板一侧与石墨片贴合设置,并通过导热胶带与石墨片固定,起到了较好的导热散热性能,通过导热胶带不仅能够对LED灯条进行固定,同时能够将LED灯条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石墨片,石墨片再将热量从散热孔导出至外部,从而改善了背光源的散热效果,而且螺栓与螺纹通孔通过内外螺纹固定连接实现了石墨片的固定,安装时快捷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顶部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内均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石墨片,凹槽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与凹槽贯通连接,所述石墨片位于散热孔一侧对称设有两个螺纹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上与螺纹通孔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穿孔,且穿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内侧均设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灯条基板与若干个安装在灯条基板上的LED灯珠,灯条基板一侧与石墨片贴合设置,且通过导热胶带与石墨片固定。
进一步而言,所述背板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螺栓与螺纹通孔通过内外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内侧设有导光板,且导光板通过铆钉柱与背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大小为1—5mm。
进一步而言,所述石墨片一侧开设有与灯座基板形状相匹配的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石墨片,且灯条基板一侧与石墨片贴合设置,并通过导热胶带与石墨片固定,起到了较好的导热散热性能,通过导热胶带不仅能够对LED灯条进行固定,同时能够将LED灯条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石墨片,石墨片再将热量从散热孔导出至外部,从而改善了背光源的散热效果,而且螺栓与螺纹通孔通过内外螺纹固定连接实现了石墨片的固定,安装时快捷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华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华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9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色域发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中灯条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