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等数学难题教学解析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4517.9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7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成;卢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成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F16M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展示框架 教学 本实用新型 电动升降器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顶部安装 高等数学 展示装置 旋转座 显示屏 解析 底板 底板顶部 滑动安装 教学效率 箱体两端 讲解 输出端 取下 保存 教师 学生 交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等数学难题教学解析展示装置,包括底板、教学箱体和展示框架,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的顶部安装有电动升降器,电动升降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教学箱体,且教学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教学箱体两端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部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靠近显示屏的一侧皆固定有展示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设置展示框架,待讲解完毕后取下纸张放置在展示框架内,保存了教师的讲解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且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学教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等数学难题教学解析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在,讲师准备数学与应用数学难题讲解时,通常都是在备案本子里练好难题,当进行难题解析时,均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讲解后会随着黑板的清洁而将解析的过程清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存在接受知识慢或者记录失误的情况,因此会造成学生解析错误,同时,讲师备课本子里的难题解析思路和灵感无法直观呈现给学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另外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板书解释的话,还得转身在黑板上书写,这样比较麻烦,且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等数学难题教学解析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等数学难题教学解析展示装置,包括底板、教学箱体和展示框架,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通过螺栓安装有万向轮,底板的一端通过“L”形支架固定支撑有电子书写板,且电子书写板的一端安装有控制器,电子书写板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升降器,且电动升降器的底部延伸至旋转座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电动升降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动升降器一侧的旋转座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旋转座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相匹配驱动齿轮,所述电动升降器另一侧的旋转座上安装有电池箱,电池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动升降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电动升降器外侧旋转座顶部的边缘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升降支撑杆,辅助升降支撑杆的输出端皆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教学箱体,且教学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教学箱体两端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部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教学箱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拉手,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靠近显示屏的一侧皆固定有展示框架,展示框架上安装有防爆玻璃。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上皆设有自锁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下两端皆设有滑条,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部的上下两端皆设有与滑条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展示框架的顶部皆设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成,未经刘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4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教学用趣味导读卡片
- 下一篇:声音位置联合学习的自动化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