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3780.6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余;江培颜;肖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余;江培颜;肖秀丽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邱琳 |
地址: | 438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吸痰管 水囊 通管 清洗功能 球壳 自带 本实用新型 吸痰口 上套 圆孔 密封圈 安全卫生 球壳内壁 上下两端 一端设置 出液孔 储液腔 自清洁 插设 管壁 痰液 外壁 密封 停顿 丢弃 清洗 移动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开设有吸痰口,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吸痰管接头,所述管体上套设有一组水囊,其中每个水囊包括球壳,球壳上下两端开设有用于管体通过的圆孔,一根通管通过两圆孔插设于球壳内,通管外壁与球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腔,水囊通过通管套设在管体上,通管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密封通管和管体之间缝隙的密封圈,所述通管的管壁开设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利用吸痰管上套设的水囊完成自清洁作业,每次痰液吸引完成后,移动水囊至吸痰口,稍作停顿,即可简单完成吸痰管内外的清洗,洗完即可丢弃当前水囊,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痰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用耗材,主要包括一根软管,软管的一端设有吸痰口,用于伸入患者喉咙,另一端设置吸痰管接头用于与吸引管连接,在负压作用下进行吸痰作业。在医疗工作中,在给病人吸痰的过程中,每次吸完痰后都要将吸痰管的吸痰口一端插到无菌盐水中吸引冲洗。一般每轮吸痰吸引3-5次,需要冲洗3-5次。每次冲洗时盐水瓶中的盐水由于带有痰液的吸痰管的插入都被污染;且盐水瓶口较小,吸痰管不方便插入,还有盐水瓶盖的设计使得开启瓶盖也不太方便。吸痰管作为一次性医用耗材,即使每轮吸痰作业后丢弃,如果不及时更换盐水瓶,盐水瓶中还是容易滋生细菌;反之,如果每次更换盐水瓶,必然费时费力,且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利用吸痰管上套设的水囊完成自清洁作业,每次痰液吸引完成后,拉动水囊至吸痰管口,稍作停顿,吸痰管在负压作用下吸尽水囊中的水,即可简单完成吸痰管内的清洗,而拉动水囊的过程中,水囊密封圈将吸痰管外壁的痰液擦拭干净,清洗完毕即可丢弃当前水囊,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吸痰管口,吸痰管口的管壁开设有吸痰口,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吸痰管接头,所述管体上套设有一组水囊,其中每个水囊包括球壳,球壳上下两端开设有用于管体通过的圆孔,一根通管通过两圆孔插设于球壳内,通管外壁与球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腔,水囊通过通管套设在管体上,通管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密封通管和管体之间缝隙的密封圈,所述通管的管壁开设有出液孔。
所述球壳为软性球壳。
所述通管为硬质通管。
所述通管中部向球壳鼓起形成鼓起部,鼓起部与管体之间形成集液腔,所述出液孔开设于鼓起部上。
所述水囊为透明水囊。
所述球壳上设有带盖的注水孔。
所述水囊的数量为2至6个。
所述出液孔的数量为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在管体套设一组水囊,水囊的储液腔内可以放置有盐水,当将水囊向吸痰管一端移动时,水囊的密封圈将吸痰管外壁上附着的痰液擦拭干净,当水囊的出液孔对准管体的吸痰口时,稍作停顿,吸痰管可以在负压作用下吸尽水囊中的盐水,完成吸痰管内壁的清洁,吸痰管外壁和内壁清洁完毕后丢弃空置的水囊即可,整个清洁工作过程简单,无需另外准备盐水瓶,省去了开盐水瓶和插入盐水瓶冲洗的动作,一次清洁用的盐水直接用尽,水囊丢弃能够避免盐水被污染和避免交叉感染,安全卫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带清洗功能的吸痰管的球壳可以是软性球壳,当水囊的出液孔对准管体的吸痰口时,稍作停顿,吸引管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吸痰管吸尽水囊中的盐水,清洁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余;江培颜;肖秀丽,未经蔡余;江培颜;肖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3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胆结石治疗系统
- 下一篇:上消化道止血用三腔双囊管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