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光杯倒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0635.2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5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活松林光学(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杯 倒边 倒边装置 容纳腔 铁笔 本实用新型 镜片加工 人工操作 生产效率 固定的 开口端 拆装 卡固 外廓 硬质 模具 顶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光杯倒边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用于卡固反光杯的容纳腔,基座的外廓套设有硬质的外壳,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凹槽,此反光杯倒边装置,在倒边前可将反光杯嵌设在容纳腔中,而后利用倒边机上的铁笔顶住外壳上的凹槽,将反光杯的开口端置于倒边模具上进行倒边,倒边过程出拆装反光杯外均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实用新型用于镜片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光杯倒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光杯倒边工艺多为手持反光杯,用力摁在倒边机上进行。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且生产效率较低。
人工操作容易疲劳,因此容易造成倒边不均匀,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反光杯倒边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光杯倒边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用于卡固反光杯的容纳腔,基座的外廓套设有硬质的外壳,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凹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基座呈碗形,容纳腔位于基座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容纳腔呈半球形,凹槽位于外壳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凹槽呈圆弧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基座为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基座为尼龙制成。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外壳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反光杯倒边装置,在倒边前可将反光杯嵌设在容纳腔中,而后利用倒边机上的铁笔顶住外壳上的凹槽,将反光杯的开口端置于倒边模具上进行倒边,倒边过程出拆装反光杯外均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反光杯倒边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用于卡固反光杯的容纳腔2,基座1的外廓套设有硬质的外壳3,外壳3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凹槽4。
具体的,在倒边前可将反光杯嵌设在容纳腔2中,而后利用倒边机上的铁笔顶住外壳3上的凹槽4,将反光杯的开口端置于倒边模具上进行倒边,倒边结束后,关闭倒边机,将已经倒边的反光杯从容纳槽中取出。
此反光杯倒边装置在倒边机工作时无需人工操作反光杯,因此大大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安全隐患,且能不间断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基座1呈碗形,容纳腔2位于基座1的中部,碗形的基座1体积较小,且加工工艺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容纳腔2呈半球形,容纳腔2的外形与反光杯的外形契合,从而能将反光杯牢牢卡固在容纳槽中,凹槽4位于外壳3的中部,当倒边机上的铁笔顶住凹槽4时,反光杯的杯口受力均匀,使得倒边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凹槽4呈圆弧形,便于倒边机上的铁笔伸入凹槽4中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基座1为非金属材料制成,避免基座1与反光杯之间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活松林光学(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天活松林光学(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0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仪表盘轴夹具
- 下一篇:一种车床零部件加工用夹持装置